我市已推出“十个一”举措,启动实施政务服务“宁满意”工程。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一工程相关情况。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完善一体化在线平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宁满意”工程实施方案》。记者了解到,这一工程旨在加快一体化政务平台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做大做强“不见面审批”服务品牌,以助力全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宁满意”工程的目标是,强化用户思维和客户体验,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有效汇聚、充分共享,政务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实现全市有关企业和市民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到2019年底,在全市范围内推动不少于500个高频事项实现深度“一网通办”,更多的关联事项分类组合并联办理,让企业群众的体验度、便捷度、满意度显著提升;到2020年底,在政务大数据的有效整合与有力支撑下,深度“一网通办”的事项数翻两番,各级各部门相互对标找差,不断开拓创新,全市政务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到2021年,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全部实现“十个一”,“宁满意”成为社会认可、全国有影响力的政务服务品牌。
此次推出的“十个一”举措分别是:一网通、一门通、一证通、一指通、一城通、一机通、一照通、一链通、一栏通和一事通,主要围绕基础性工作、个人办事、企业办事三方面展开。
线上办事“一网通”将实现一次注册、全网通行,避免申请人在网上办事时多入口注册和二次登录。今后,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类事项,无需登录各区各部门的各类网站,只需登录南京政务服务网和江苏政务服务APP,就会享受到“一次注册、单点登录、多处互认、全网畅行”的整体服务。
“一门通”旨在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企业和群众只需进入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一扇门”,就能办妥所有事。除了对场地有特殊要求、涉及安全因素或方便群众就近办理的事项以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将达100%。
开具各种奇葩证明,是不少人的烦心事。以后,身份证号码将作为个人办事的唯一标识,100多个民生类事项,只要一张身份证就能直接办理,实现一证通。
一些与企业和群众关系密切的简易事项,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实现一指通。有关公安、房产、人社、民政、医保、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公积金、12345热线等重点领域事项,在“江苏政务服务”“我的南京”等各类移动应用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
以往,办理相同事项,在不同的区和街道可能提交的材料并不相同,以后这样情况将持续减少。
此次推出的全市50个“一城通办”事项,将打破层级和区域限制,在全市不同区域无差别化办理。
今后,市民到政务中心办事,还可以在政务服务自助机上完成。今年将有50个热点事项可自助办理,包括身份证补办、税票打印、营业执照自助打印、出入境签注、交通违法查询、不动产自助查询、公积金查询等。
今年将以工程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为重点,推出100个事项“一照通办”,企业申办事项,只需一张电子营业执照,再没必要拎“一袋子证件”。
“办理一个事项”将转变为“办成一件事”,这种一链通式的开发套餐式服务,将大大改变各部门独自受理、串联办理、业务分散的状况。今后,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企业设立等100个事项,涉及到两个以上部门、两个以上事项的,将会合成“一件事”予以办理。
各级各部门为落实创新名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而特别设立的服务事项,将会在南京政务服务网、“我的南京”APP上开设专栏予以告知、解读,做到发布特色事项清单、解读特色事项信息、提供专项政策咨询、搭建在线申报入口,真正让办事人“找得到、看得懂、办得快、可监督”,更好地发挥政务平台的专项服务作用。
今后,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国家鼓励类投资建设项目,全市各级代办中心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办代办服务。对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及时给予协助解决,确保在宁投资者享受到优质服务。(通讯员 张卫卫 记者 许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