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乘客负担控制在国内平均线下”——地铁与公交票价联动调整热点问答
2019-03-19 09:0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地铁与公交票价联动调整关系到成千上万乘客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昨天,围绕调价的相关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卫华。

  地铁运营和维护成本激增

  记者:为什么要调整南京地铁线网票价?

  徐卫华:2005年9月,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目前,南京地铁已建成运营10条线路、174座车站、总里程378公里。地铁建设与运营快速发展,对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城市正常运行,促进全市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南京现行的地铁按里程分段计价票制是从2014年7月开始实施的,起步价2元10公里,3元乘坐16公里,4元乘坐22公里。

  根据地铁行业统计资料,2016年南京地铁运营的每人次票价、每人次公里票价、票务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三项指标,分别低于2016年23个实行按里程分段计价票制的城市(不包括南京)平均值23%、29%、35.7%。

  同时,随着运营年份增加、运营线网里程上升等原因,1、2号线已分别运营13年和8年的设备设施逐渐老化,陆续进入大、中修周期,导致运营和维护成本激增。随着地铁线网辐射面的扩宽,部分线路也在超负荷运作。加上惠及更多人群的部分较长里程的城际线开通后,2014年以来实行的票价政策对地铁运营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下降。

  在此背景下,调整南京地铁线网票价,是为了提升地铁运营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缓解高峰客流压力,加大换乘优惠

  记者:为什么公交换乘优惠政策也跟着一起调整?

  徐卫华:我市自2014年8月1日起,实施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刷卡乘坐公交车、有轨电车、轮渡、地铁,90分钟之内,换乘优惠0.4元/人次;2017年8月1日起,90分钟之内,换乘优惠由0.4元/人次增加到1元/人次。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减轻了市民出行成本,方便了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促进地面公交线网优化,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

  随着地面公交车提档升级,特别是新能源公交车的发展,国内大多数城市早于南京在几年前已经取消地面公交车春秋季票价优惠措施。目前我市地面公交运营车辆已更换为新能源车,取消公交车春秋季票价优惠措施符合行业实际。

  对地面公交车春秋季票价优惠措施进行调整的同时,继续加大公共交通换乘优惠力度,是为了缓解高峰时段部分地铁站点过于集中的客流压力,更好地服务市民绿色出行、快速出行。

  多条听证建议被采纳

  记者:上次调价听证会,有哪些意见被采纳了,哪些没被采纳,原因是什么?

  徐卫华:听证参加人提出的公交优先、递远递减、加大换乘优惠力度等建议都被采纳了。

  关于将地铁起步价调为2元6公里或8公里的意见没被采纳,因为目前国内副省级城市大多数采用的都是2元4公里起步价,比如广州、杭州等,而且他们的起步里程后分段计价,每1元的里程比南京还少1公里。

  建立动态调价机制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因为影响调价的因素非常多,目前国内城市还没有成熟的参考案例,暂时很难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估模型。

  69%地铁乘客票费每次增1元

  记者:此次地铁线网票价调整后,对乘客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徐卫华:此次地铁线网调价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可承受、企业可承载、财政可承担”,总体上乘客的负担控制在国内20多个城市地铁行业的平均水平之内。按照2016年度的乘客结构来测算,此次调价后,14%的地铁乘客票费将保持不变,69%的乘客每次将增加1元,17%的乘客每次将增加2元。

  本组撰稿本报记者邹伟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