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受持续雨雪低温天气影响及节后就诊病人的增多,各大医院的门急诊显得异常忙碌。近日,在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抢救室内,副主任医师邓少卿和众多医护人员忙得上气不接下气,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拽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死神“赛跑”。
上午10点不到,记者走进抢救室时,8点上班的邓少卿已经接诊了6例病情危重的病人。
“这里有一个胸痛持续1小时送过来的病人,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请派人来会诊……”刚给一例新进病人开完医嘱,邓少卿就立即拨通心内科CCU的电话请求支援,为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张先生(化姓)争取抢救时间。
就在他打电话时,一边的护士拿着另一个病人的病历等待他作出下一步的诊疗决定;另一边,病人家属催促着要住院床位,“现在老人生命体征稳定,但病情依然比较严重,普通病房去不了,急诊的ICU全满也住不进去……”邓少卿与家属耐心沟通着,但手中的活儿一刻没停,用听诊器在老人的前胸后背认真听着,仔细查看老人四肢水肿情况。
当张先生的心肌酶检查结果出来时,为张先生会诊的心内科医生甘建祥也到了。商讨病情,开具检查和转诊单,张先生被接到了心内科的CCU,准备进入心脏导管室进行造影检查,确定是否要植入支架。“近段时间以来,心梗病人尤其多,而且年轻化越来越明显,春节长假有一天,一小时就来了5例,最年轻的只有36岁。”邓少卿告诉记者。
随时会有突发情况需要处理,不断有新转入的急诊病人送来,快速接手、快速诊断、快速决断……记者蹲点抢救室的两个小时内,虽未见邓少卿有停下来的片刻,但他表示:“今天已经算幸运的了,只有7张加床。前几天的加床达到14张,床位从抢救室一直排到了急诊挂号大厅内,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抢救了28个重症病人,午饭都没吃上,在这个不大的空间内,我的微信步数竟然超过了7000步。”邓少卿说,春节至今,他只调休了两天,在家除了吃饭就是躺在床上,“儿子问:‘爸爸,你怎么不是吃就是睡?’我只能苦笑着说:‘实在太累了。’”
邓少卿忙得一刻不停歇,急诊科护士长何佳亦是如此。何佳告诉记者,春节七天长假,该科48名护士没有一个能休假,其中27名家在外地的护士也没能回家吃顿团圆饭,每天的急诊量都在千人左右,年初二的急诊病人总数达到了1183名,仅24小时内的重症抢救病人就有35名。
本报记者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