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从12315大数据看市民生活品质变化
2019-02-01 08:43: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2018年南京12315平台接收消费者诉求情况近日出炉。记者梳理发现,有一个变化特别值得关注。在消费投诉总量增长的大背景下,合同履约、售后服务投诉均“水涨船高”,但唯有商品质量投诉不增反降。这折射出,南京市商品质量在不断提高,品质消费时代来临。

  三大类投诉,唯有商品质量投诉下降

  南京12315大数据显示,去年共接收各类消费投诉7.5万件,同比增长6%。投诉主要为三大类:合同履约、售后服务、商品质量,占比分别达到54%、27%、12%。其中,合同履约、售后服务投诉同比分别上升9.7%、9.9%,但商品质量投诉同比下降3%。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分析,商品质量投诉下降,首先表明我市商品的质量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南京作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围绕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实施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以去年为例,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始终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围绕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农资、建材、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开展“质检利剑”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同时,根据消费者投诉的热点,还抽检了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鞋类等11个品种480批次的商品,合格率达到93.75%;严格开展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指导企业召回缺陷消费品100多万件,涉及转换器插座、饰品、童鞋、服装、儿童床护栏等多种产品,并建立全省首家缺陷产品和伤害事故信息风险监测点,努力扩展缺陷产品信息收集途径。

  从注重量到更注重质,品质消费来临

  “商品质量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品质自然也就跟着提升了。但这还只是表面的因果关系,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逐渐进入品质消费时代,从过去更注重量的满足逐渐转变为更注重质的提升,更加在意消费体验,对商家的服务意识和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说,这也是消费者对合同履约、售后服务投诉依然比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自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去年1至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3.8亿元,总量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同比增长8.7%。其中,与居民生活消费品质改善相关的商品销售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比如通讯器材类增长72.1%,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1.9%,家具类增长19.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2%,金银珠宝类增长12.5%,化妆品类增长11.8%。

  商品质量提高、消费品质提升固然可喜,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消费者消费品质的问题依然存在,维权也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家用电器投诉仍然较多,通讯产品投诉频发,预付费纠纷大幅上升,教育培训、技能培训成为“痛点”,消费贷陷阱防不胜防……这些都被市12315列为去年消费投诉的热点。

  强化消费拉动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扩大并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最终需求,拓展市场新空间;改善和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和信用体系,引导实体商业转型升级和流通方式创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和消费增长点;争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实施商圈消费引领工程,着力构建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智慧物流,提档升级新街口商圈,改造建设湖南路商圈,推动夫子庙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发挥“南京购物”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孙宁表示,今年,该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监管资源,创新监管方式,继续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强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把握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变化的新趋势,着力加强消费维权和质量监管,拓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助力释放更大消费潜力,力争为南京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邹伟

  本报通讯员江晓峻张艳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