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168家新型研发机构汇聚创新力量 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南京
2018-09-18 09:04: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9月6日召开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会上,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等35家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地南京。截至目前,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已达168家,距离我市启动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的“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正好一年时间。

  作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头号工程,立足南京高校院所资源丰富这一重要比较优势,一年来,我市运用市场化的办法,支持高校院所的人才团队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新型研发机构已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首位度的新标识。

  校企联动,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南京

  大院大所和两院院士数量全国第三,国家级研发平台达120多个,平均每万名人口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高居全国第二——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是南京发展最大的优势。南京与在宁高校长期以来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但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南京选择了创新,并把最佳的突破口和发力点瞄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南京并迅速发展。

  新型研发机构最大特色是三新,即新股权架构、新运营模式、新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人才团队、高校院所等各方的积极性。

  今年初,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高翔辞职,和团队在江北新区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注册资本1000万元。高翔和他的团队筹集800万元现金占股八成,今年,研究院将孵化2—3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3000万元。

  近一年来,全市各板块、各园区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加大同国内外高校院所的对接,吸引、聚集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中科院计算所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电科55所等龙头企业,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高端人才集聚南京,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团队平均持股比例达60%以上。

  搭建平台,创新政策国内首创

  作为今年市委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45个系列配套文件重磅出台。其中,针对人才创业积极性不够高,“一号文”对年收入50万元以上高层次人才实施奖补;针对小微科企扶持力度不够,政策允许3年内所作贡献全部奖励返还企业,并在加计扣除基础上再给予中小科企研发投入10%奖励。这3条均为国内首创。前不久,我市又出台《南京市市级科技创新基金实施细则》,支持“两落地一融合”、新型研发机构及其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产业培育、人才引进项目培育等,其中,政府参股新型研发机构,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送上“第一桶金”。

  除了创新政策支持,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正在南京落户,为新型研发机构搭建落地载体。

  上月底,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揭牌并落户南京,其中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和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不仅引领南京乃至江苏的高质量创新发展,还将为全国乃至全球网络通信提供引领。

  经过整合设立的15个高新园区正逐渐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根据最新发布的“半年榜单”,15个高新区(园)创新发展新增科技企业、发明专利申请、企业研发投入等创新指标提升明显。

  量质并举,南京高质量发展有了新标识

  本月起,国际通信巨头沃达丰原华中华东区物联网市场总监张昭涛有了一个新身份: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的职业经理人。和他一起受聘的共有8位职业经理人、投资人,聘请方均是我市的新型研发机构。

  聘请职业经理人、投资人,是为了让已建新型研发机构能够更好地市场化运作。

  新型研发机构也正在加速集聚人才。9月9日举行的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三十一届高级人才交流洽谈会上,我市首批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亲自坐镇摊位招揽人才。目前研究所有近百人,其中80多人是研发团队。一年多来,研究所孵化了13家公司,目前最缺的就是运营管理和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只要合适,薪水都是月薪万元起步,而且有人才公寓、项目提成、专利奖励、期权股权等一系列配套福利。”骆敏舟说。

  接下来,我市将合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包括更加注重建设高质量的机构、开展高质量的孵化、培育高质量的企业、强化高质量导向的考核评价等,使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标识。

  本报记者毛庆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