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城市交通驶向"快车道" 南京拥堵排名降至全国第31
2018-08-20 09:03: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交通拥堵是大中城市发展中难以回避的“痛点”,南京也不例外。令人可喜的是,最近高德地图发布的上半年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表明,南京的交通拥堵排名已从一季度的第12位,降到了二季度的第31位。排名大幅下滑的背后,是道路通行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从三年治堵方案,到打通断头路计划的实施,南京的“治堵之路”,正在驶向“快车道”。

  人口集中、机动车增长快、路网结构不均衡、游客多……多种原因给城市“添堵”

  市建委相关人士介绍,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南京建成区面积已由“十一五”的619平方公里,拓展到去年的796平方公里。但是由于主城特别是老城区,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过度集中,加之副城新城基础设施配套尚有不足,主城范围依然集聚大量人流。主城区面积仅占全市的4.27%,却会聚了全市54.13%的人口,交通潮汐现象十分明显。

  人口集中,也意味着机动车的集中。虽然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机动化分担率已达63.1%,但交通设施的建设仍然追不上机动车新增速度。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从2007年的31.1万辆增长到2017年的257万辆,10年增长近9倍。近三年,每年仍以10%左右的比例在增长。学校、医院、综合性商业等周边片区呈现全天常态化拥堵,交通疏导及管理压力持续加大。

  拥堵的原因,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一个“甜蜜的烦恼”。作为六朝古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的吸引力、集聚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每年要迎接大量游客。2017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2293万人次,增长9.7%。旅游旺季由原来的6—9月份基本扩展至全年,对钟山风景区、夫子庙、总统府、明故宫、南京博物院等热门景区的周边道路造成了长期的、较大的交通压力。上述人士坦言,虽然目前我市已有10条轨道交通建成运营,总里程位列全国第四,到年底还将有9条线路在建。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经六纬十”主干路路网体系也已基本建成。但轨道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影响范围较广,城市内部路网结构还不均衡、衔接还不顺畅,主城、副城、新城之间的区域快速路网建设有待提速。此外,一些道路整治项目的实施,也导致了一定程度、范围和时段的道路拥堵。

  对症下药,治堵打出组合拳

  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由此,相关部门近年来围绕治堵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治堵的关键在于打通阻碍交通系统通畅的“血管”。主城一批道路存在“断头”现象,导致区域之间路网联系不畅,加重城区交通负担。因此,市建委牵头,自去年底会同规划、交通、交管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南京主城跨行政区断头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及《南京主城交通拥堵治理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分期实施一批道路建设项目,同时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全面提升主城道路连通性和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出行满意度。

  对照上述计划,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机场二通道建设、光华路东延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中央北路铁路箱涵改造、绕城公路徐庄互通等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启动实施。

  城市治堵不只是添新路,如何提升现有道路的通行条件,同样重要。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主城区内道路路况较差、设施不够完善的71条道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2016年整治完成北京西路、长乐路等8条道路;2017年完成玄武大道、凤台南路、中华路、苜蓿园大街、中华路等26条道路;2018年将完成龙蟠中路、中山门大街、应天大街、瑞金路、建邺路等16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经过整治,一些区域的道路服务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北京东路过去拥堵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上学放学期间。综合整治后,虽然宽度未改变,但通过道路平整度的提升、侧分带开口的优化调整、预留接送临时停车专用道等,通行效率总体提升约5%;苜蓿园大街整治后,在后标营段增设非机动车道,避免车辆混行,在苜蓿园东街以北,将小区长期占用的道路空间还地于路,有效实现人机非分离。这些措施,使得道路通行效率总体提升约12%。

  科学统筹管理,施工同时尽量保障出行

  治堵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在于建设,还在于统筹管理、科学规划。今年我市共有727项精细化建设管理任务,几乎包含了轨道交通、道路建设、环境整治、雨污分流等在内的所有城建项目。为避免同一区域施工集中而加重交通负担,市区两级强化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安排和项目集成,统筹好地铁与城市道路建设、主次干道与街巷整治等不同类别项目之间的建设时序;为避免建设单位反复进场和开挖,各片区内部的道路整治、老旧小区整治、雨污分流、管线下地、供水燃气管网建设等项目,均按照精细化标准,注重工序衔接和工程同类项合并。

  龙蟠中路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采取了“白天保交通、夜间保施工”的施工组织方式,每日夜间10:00至次日凌晨6:00作业,基本上未因施工对交通通行产生较大影响。瑞金路自2018年4月开始围挡施工,机动车辆自西向东单向行驶,保留两股道,供施工区域内的单位、居民车辆通行。过境车辆通过象房村路、中山东路、解放路、光华路进行疏解。通过对交通流量分析,基本满足通行需求。现场还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方案,上下班高峰期,各主要路口收缩围挡,缩小施工面,瑞金路小学和一中门口设置专门接送点,既体现了施工的精细化,也保障了交通的出行。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治堵打出的组合拳,虽然暂时还无法彻底改变主城拥堵的局面,但我市交通出行条件正在逐年改善。4年前,在全国十大拥堵城市中,南京曾排名第六。而现在,前十名城市中再无南京身影,“尤其是今年二季度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为24.9公里/小时,比去年又快了2.5%。”

  本报记者何钢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