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莫愁湖照相馆记录“光阴的故事”
2018-08-09 11:03: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今年60岁的夏文进,退休前是莫愁湖管理处照相馆的专职摄影师,回忆在莫愁湖公园40年的工作时光,她感慨万千,“时代变化太大太快,用日新月异形容,一点不为过!”

  爱好摄影,纺织女工成景点专职摄影师

  夏文进的第一份工作并非摄影,而是在南京一家纺织厂做纺织女工。1979年下半年,她被调到莫愁湖管理处,分配在照相馆工作。

  “当时的照相馆大约有六七个人,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聪明能干的年轻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游客拍摄与莫愁女雕塑的合影。我刚去时,因为对照相技术不懂,所以工作岗位不是拍照,而是做些开票、上光、裁贴照片等辅助工作。”夏文进回忆说。当时为游客拍摄所用相机型号还是上海产海鸥牌双镜头120相机。那时人们所用相机品牌主要是“海鸥”和“红梅”,拍摄用的都是黑白胶卷,因而都是黑白照片,胶卷要经过暗房冲洗、显影、定影等程序才能生成底片,而这样的底片只是副本,要想看到照片,还要将底片与相纸影印。因为游客较多,拍摄数量比较大,所以胶卷都是成批冲洗,照片也是成批印出的。这样拍摄的照片不是立等可取,而是要等几天才能出来。

  夏文进说,游客拍照,先要交费开票,再领取一个有编号的信封,自己填写好邮寄地址,交给摄影师,摄影师拍摄时将此编号与拍摄胶片数字记在信封上,防止邮寄时“张冠李戴”。当时,拍摄一份黑白照片含邮费是0.9元,冲洗成像一式4份,以印刷品寄出,南京本地1.5分钱,外地3分钱,如果需寄往海外的,邮费另收。

  每当旅游旺季及节假日,照相馆的生意会特别好,等待与“莫愁女”合影的游客经常排成长龙,拍张照片往往要等很长时间,还有很多外国友人也会请摄影师为其拍照留影。“我很喜欢摄影,平时我也经常跟师傅们学习,为尽快掌握知识,下班后,我会与好友在家中用黑布围起来搞个“暗房”,自己买些材料学习操作。单位为了提高我们的摄影技术,也为满足我们学习的要求,联系南师大、各区文化馆及南京各大照相馆、摄影图片社、兄弟单位的相关部门等,为我们培训学习提高创造便利条件,使我由外行逐渐变为内行,一步步掌握了摄影技术。在师傅们的帮助下,经过努力学习,我的摄影技术也在不断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夏文进说。很快她就成长为一名专职摄影师。

  游客给照相馆职工拍了首张彩色照

  工作一年多后,夏文进通过观察发现,游客已不再满足黑白照片,希望他们的照片能够出“彩”。于是,照相馆准备开始在黑白照片上人工添彩加色,并开始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培训内容类似于现在电脑上的PS。

  “人工加彩的照片,虽然与现在的彩照无法相提并论,但在那个时候,还是比较进步的,比黑白照好看多了。”夏文进说,“大概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港澳同胞来莫愁湖公园游玩,闲聊中得知他们所用胶卷都是彩色的,还拿出彩色照片给我们看,当时我们很惊喜。那时内地的彩色照片还非常稀罕。我们照相馆部分员工的第一张彩色照片,还是香港游客免费帮忙拍摄并邮寄给我们的。”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满足游客日渐增长的“拍美照”需求,不久,照相馆也更新、添置了一些设备,并用上了彩色胶卷,但拍摄后的彩色胶卷,需要送到外面的专业摄影图片社冲洗。后来,为丰富客人拍照选择,照相馆又添置不少明代古装。

  “游客穿上明代服饰,在胜棋楼留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相当受欢迎。这个点子,得益于市场经济,既满足了游客需求,又能给公园增加收入。”夏文进说。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照相馆又添置了一次成像的宝利来相机。因其拍摄后当场就能拿到照片,大家又把这种相机叫“拍立得”;缺点是,同一版本的照片,一次仅能拍一张,而且费用很高。刚开始,这种相机的生意不是太好,但没多久,选择它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

  拍照设备普及,照相馆关门停业

  随着时代发展,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左右,照相设备逐渐实现电子化、普及化、大众化,照相馆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自带相机的游客一年年增多,而且相机的品牌也一年比一年高档;再后来,又出现了数码相机和手机,拍照不用胶卷了,找我们拍照的游客,更是寥寥无几。”夏文进说。2010年左右,莫愁湖公园的照相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关闭停业。

  “照相馆关闭了,刚开始我们还有点伤感,毕竟在此工作了几十年,心里确实不是滋味。”夏文进说,“但同时也说明,国家强大了,社会进步了,百姓富裕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我的这份工作,在不知不觉中,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腾飞巨变,见证了老百姓精神、物质生活的变化。”夏文进拿出以前的照片说,“你看,仅从服饰的变化,就可见一斑。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男人的服装多是中山装、解放鞋;女性的服饰更传统,鞋子多是圆口布鞋,到了夏天,下身长裤、上身长袖衬衫,哪敢露一点胳膊呵。仅仅过了四五年,西装、皮鞋、牛仔裤……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服饰,已经成了老百姓的日常穿戴。再看他们的面部表情,也更加丰富,欢快、顽皮、夸张应有尽有……”

  如今,退休后的夏文进依然是个摄影爱好者,平时没事的时候总要拿个相机到处跑,随时随地记录南京的城市变化。“我现在每年还是会到莫愁湖公园好几次,莫愁女、胜棋楼、抱月楼,难以忘怀。春海棠,夏荷花,秋艳菊,冬雪景,莫愁湖公园四季美景,刻在心中。”夏文进说。

  本报记者殷学兵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