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今天展示给世界的是一张“创新之城”的亮丽名片:拥有3万家科技型企业,集中全国1/3的风险投资公司,汇聚超过500家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腾讯、华为、大疆、比亚迪等一批创新龙头企业享誉世界……
一座城市,如何打造一流的创新环境,如何迸发蓬勃的创新活力?深圳的实践对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南京来说无疑有着积极的启示。近日,记者随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考察深圳部分知名科技创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近距离感受跳动不息的深圳“创新脉搏”。
“唯创新者胜”的基因根植于企业
凭借持续研发创新,创立仅十多年的深圳大疆已经占据了全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约七成份额。然而,企业创新没有因此“告一段落”,而是不断升级。在大疆产品展厅,记者看到,手机大小的折叠便携无人机、可以“看懂”操控者手势的手控无人机等新品迭出、创意不断。
作为全球领先的专网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成为全球主流通信标准协会的中间力量,而企业的创新同样没有止步。海能达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清州介绍,目前公司还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的研发任务,致力于研发下一代专网集群通信技术。
在深圳考察企业,记者的明显感受是,科技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等取代了产值等传统指标,成为企业最引以为豪的实力标志,“唯创新者胜”成为根植于企业肌体的基因。
秉持“创新才有出路”的理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10年用于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超过3000亿元,正是持续而雄厚的创新投入支撑企业迈向世界产业创新高峰。用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话说,“过去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今天发展本身就是创新。”
目前,深圳已在全国率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企业“四个90%”的鲜明特征,即90%的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科研投入、专利生产集中在企业。依靠创新驱动,初创数年便崭露头角、乃至称雄行业的传奇企业几乎每天都在涌现。
找到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的“关键钥匙”
位于深圳南山高新区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一座明显带有上世纪90年代建筑风格的小楼。“这是高新区建成的第一栋楼,当时的深圳产业还以‘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为主”,研究院副院长贺臻介绍。
作为由沿海小渔村发展而来的经济特区,深圳科创资源曾经并不“富裕”,如何最大程度吸引科技创新所需资源,深圳在这方面花了比其他城市更大的力气。1996年,深圳市政府在当年财政收入不过30多亿元的情况下,拿出6000万元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院,并从设立伊始就采取没有财政拨款,没有事业编制,但是研发团队、管理团队可以持大股的激励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形成了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驱动方式,成为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强劲引擎。
有了清华与深圳的成功合作,哈工大、北大等高校也纷至沓来,一时间,创新资源要素、新型研发机构在这里迅速集聚,一个个由院士专家、博硕导师、海归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在深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据介绍,仅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目前就已经累计孵化企业1508家,培育上市公司就达到20家。
在集聚创新资源、完善机制平台之外,激活深圳科技创新创业的另一把关键“钥匙”是投融资环境。
“风险投资越活跃,创新经济越发达”,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波介绍,早在1999年,深圳市政府就采用政府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设立深创投,主要投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目前,深创投管理各类基金总规模近2900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深创投投资企业数量、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均位居国内创投行业第一位。
同样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国资系统主导及参与设立的基金已有约190只,基金群总规模超3600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累计培育支持了数百家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
打造创新“最佳生态圈”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3%,与韩国、以色列研发投入水平接近;PCT国际专利(指中国受理的通过国际《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去年达到2.04万件,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9.78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2倍……
今天的深圳,一系列领跑全国的“创新指标”体现着城市发展的高质量。在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看来,指标背后的“创新生态”更值得南京关注和思考。
深圳市从财政金融支持、人才支撑、创新载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全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形成了覆盖自主创新体系全过程的政策链。与此同时,超过500家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遍布移动互联、云计算、基因科学等创新前沿的45个产学研资联盟,93家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构成了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当前,南京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121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深入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圳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做法,不仅值得南京借鉴,而且两地之间有着很大合作与互补空间。”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7月27日,南京在深圳举行科技创新产业推介会,在深入推荐南京发展机遇同时,也收获了众多科技创新合作意向和成果。其中深圳力合科创集团与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筹建的高端综合科技服务机构项目,将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强大研发支撑体系,聚焦企业孵化加速、投融资、产学研、国际化等业务板块,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方位、全球合作的创新服务体系。
此外,腾讯、创维、中兴、华为、招商局、深创投、平安集团等在深企业也将在科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服务方面与南京进一步深化合作。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期待着把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优势、创新平台优势与深圳的创新主体优势、机制结合起来,携手开创科技创新创业更加广阔空间。”
本报记者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