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今年上半年,市政协重点调研“打造营商环境优化的支撑体系”课题,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关于降低制度性成本优化创新型服务高质量打造营商环境支撑体系的建议案》。7月27日,市政协邀请与营商环境相关的市编办、发改委、建委、科委、中院、人社、工商、安监、规划、农委、政务办、信息中心等23个政府部门,以及9位市政协委员面对面对话,再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协商恳谈。市政协主席刘以安说,协商恳谈会是本届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政协协商的一次创新和有益探索,有效实现协商与决策的衔接,促进政协重要协商成果转化落地。
南京做法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 南京整体排名第六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南京营商环境整体排名第六,其中,营商软环境指数排名第二。今年3月,央视公布的中国营商环境大调查显示,创业者对南京政商关系评价最高。
【南京经验1】打响“不见面”服务品牌。“不见面审批”得到国务院领导及中编办的高度肯定,去年还被省政府评为综合评价先进地区和“不动产交易登记”评价先进地区。市政务中心入选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十佳案例”,获得“全省政务服务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南京经验2】推广“无纸化”服务模式。在企业、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和有限合伙企业申请、受理、核准、发照、档案管理等环节,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办理模式。在全国率先试点“政银合作”。
【南京经验3】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预审代办”全面推行“提前介入、平行推进、垂直衔接、及时转换、全程代办”模式;建立健全市、区(园区)、镇街“二级机构、三级功能”代办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精准、高效、专业的“保姆式”服务。
【南京经验4】提升“一站式”服务效能。在“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实行过程中,推进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服务流程便捷化,整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公章刻制备案等办理平台,实现企业“一次提交、一码通行”,程序更加简便、流程更加优化、资源更加集约。
【南京经验5】凸显“大数据”服务特色。以信用信息大整合、信用监管与部门业务紧耦合为着力点,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先发优势,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成为首批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在最近举办的“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我市同获“守信激励创新奖”等四个奖项。
【南京经验6】提升“店小二”服务品质。在出台市委2018年1号文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十大工程”,配套推出45个细则文件,着力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服务链。加强创新名城系列新政宣传服务,在全市开展送政策“百千万”工程。整合打造15个高新园区,实行统一管理运作。大力发展风创投并提供风险补偿。
协商恳谈
你问我答为优化营商环境支招
优化营商环境协商恳谈会上,市政协委员们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支招,相关政府部门也主动回应。
先行先试知识产权保护,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高。知识产权保护举证难、赔偿低、审理周期长;侵权代价低、维权成本高,致使企业“赢了官司、输了市场”。
【委员建议】市政协委员回宏亮是一位来自深圳的新南京人。他说,深圳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的问题,率先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提高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标准、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等方面先行先试。相比之下,南京人文环境更好,政府部门也很热心,但还是缺乏“引爆企业”的密码。建议南京以深圳为标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财产权保护相关规定,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委员建议】市政协常委韩旗表示,南京可以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中心可自行受理案件,如果调解成功,法院给予司法确认;如果调解不成功,则进入诉讼程序。在法院立案前调解成功,企业无需向调解中心交费。
【部门回应】市科委副主任、知识产权局局长刘小斌表示,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于今年8月建成运行。中心将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大大缩短企业的维权周期,满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为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我市对在涉外知识产权纷纷获得胜诉或达成和解的企事业单位,按维权代理费50%、最高50万元给予补助。
加强政务服务数据集成和共享应用
【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系统性有待提升。审批部门在开展线上政务时,存在业务办理平台不统一、服务标准机制不规范等问题,还未实现全流程一体化。
【委员建议】市政协常委张燕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基于云计算架构,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大数据集成共享平台”,通过全市各区、部门等多用户的数据集成共享,解决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问题。
【委员建议】市政协委员邓林建议,尽快以市民一卡通、企业一证通、网上审批、政民互动等政务服务为基础,加快推进人口、户籍、计划生育、社保、医疗、民政、房产、车辆等领域跨部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对各部门管理的行业、组织、场所及行政监管、行政执法、信用体系等各类政务信息的全市统一归集整合和共享,打造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全市统一的线上综合为民服务体系。
【部门回应】市发改委副主任、主持信息中心工作的何军说,我市将尽快形成全市各部门共同来使用一个共享平台的局面,实现全市政务数据有序共享,部门之间证照互认、协同办理、容缺审批。同时,通过政务数据开放,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数据的共享应用,催生出更多更好的数据产品,为市民企业提供服务。
【部门回应】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务办主任杨平介绍,2016年,我市作为国家试点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委员们反映的问题是目标推进中客观存在的工作难点。实际推进中,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全市整体工作的推进,将国务院部署的“一网、一门、一次”落到实处。
下放审批权限,进一步完善推广“不见面审批”系统
【问题】部分权力下放力度仍显不够。比如一些涉及投资建设项目,因施工图审查、经营性用地规划许可等事项权限没有充分下放或授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批效率。
【委员建议】市政协委员杨白英认为,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系统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和成效十分显著,但部分上级业务部门从安全性考虑,实施了有限事项的授权。建议将国土、规划、人防初审权授予区相关部门,或由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办理。同时将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备案规定为即办件,授权区相关部门办理。
【部门回应】市建委主任吴炜表示,2014年全面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后,雨花台、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和高淳7区成立了双重领导的规划分局,包括行政审批权在内的能够下放的规划审批权限均已全部下放到分局,做到了“审批不出区”。下一步,市建委将进一步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好牵头推进工作,实现改革的全流程全覆盖,力争在16个改革试点省市中位列第一方阵。
加强“放管服”改革事中事后监管
【问题】有的部门仍存在“审批代替监管”的观念桎梏,落实事中事后监督措施不同步,监管滞后;有的后置审批部门准入门槛较高、不透明,造成改革流于证照办理顺序的颠倒,缺乏实质性的变革进展。
【委员建议】市政协常委郑德巍建议,政府拥有面广量大、价值高的数据资源,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要积极引进“放管服”第三方评估,对改革措施落实、事中事后监管以及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估,集中查找整治其中不协调、不配套、不衔接、不积极、不落实等问题,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
【部门回应】市人社局局长刘莅表示,市人社部门将进一步梳理街道(镇)、社区(村)办理的人社服务事项目录,在全市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开展“减证便民”、“限时提效”、“拓服创优”活动,彻底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无谓证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凡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一律取消,凡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不断优化流程提质创优,彻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部门回应】市工商局局长钱建宁表示,建议市级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使用,并加强对区级部门的工作指导,上下联动进一步提高各类审批、备案、监管、处罚信息的归集率,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为信用监管、协同监管、联动监管打下良好基础。
扶持企业政策举措要更精准专业
【问题】政府发布的政策途径条口很多,企业要从大量信息中挑出与之相关的政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由于每个政策发布的时间段不一样,有的项目时效很短,企业很容易错过项目时效性。
【委员建议】市政协常委王卫说,目前,江苏省、市、区有许多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发布条口。建议实行精准的政策推送,市区政府、工商联可以定期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企业现状,将与各企业相关的政策分类推送给企业。政府建立统一的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把所有扶持政策汇总发布,方便企业查阅。
【委员建议】市政协委员徐振凯建议,政府提供精准专业的服务,营造出更加贴近企业的经营环境。比如,南京这么多年对双创初创型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前三年企业在集中力量拉团队、做研发,市场才刚刚打开,纳税并不多,你给它税收三免两减半,其实作用很小,还不如为企业在招聘员工、产品设计甚至物业费方面进行补贴。
【部门回应】市中院院长茅仲华介绍,接下来,他们会采取更加精准的扶持企业举措,比如,适当加大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对于权利人确因客观情况无法取得的证据,及时出具律师调查令,弥补权利人举证能力不足。发挥庭前会议功能,严格规范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严惩恶意拖延诉讼行为,原则上二审案件2个月、一审案件4个月、疑难案件6个月内审结。
安全监管要避免形式主义走过场
【问题】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命脉,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国家强制推行的法定工作,但安监管理系统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
【委员建议】市政协委员彭江萍建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安监部门应协同各行业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执行过程进行指导。日常监察人员要增强服务企业意识,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现状和实际问题,针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限期整改,不能以罚代管,一罚了之。
【部门回应】市安监局局长刘伟表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2年开始推动,目前南京有3268家企业达标,起步阶段由安监部门指导,现在已由企业自愿申请,15家中介咨询服务公司具体执行。但确实存在一些企业为创建而创建,达标后就放松管理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核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加强对评审公司监督和检查,如果发现违规,依法严肃处理,对达标成功的企业进行运行监督。另外,针对基层安全监管力量较弱、专业性不够强的问题,我市已督促各区和街镇配强安监专业人员,加强对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监管能力。
他山之石
先进城市做法可为南京借鉴
北京:设立20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基金,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社会资本形成合力。设立市级融资担保基金,为中小微、成长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上海:提出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股权激励递延纳税政策、天使投资税收等10个方面开展重点突破和先行先试。
广州:工商登记实行“今天约、明天办、后天取”,所有登记审批全流程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时效提速88%,形成“广州速度”“广州特色”。全市所有执法部门向社会公开年度行政执法数据,创立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广州指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深圳:修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若干规定》,探索新业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将在完善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机制、探索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推动多元化维权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
杭州: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试行对个体工商户、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毛庆 吕宁丰
本报通讯员 徐继昌 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