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溧水白马镇集镇到石头寨村蓝莓基地,要翻过逶迤绵亘的回峰山,宽敞平坦的公路沿山脚绕到山的另一边,一路青山翠岭,草木葳蕤。刚刚过去的双休日,这条路上车水马龙,一辆辆私家车、旅游大巴开往蓝莓基地。
前不久,第五届溧水蓝莓节在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开幕,标志着持续2个月的蓝莓采摘季正式开始,集中蓝莓产业和红色文化的石头寨村,游客络绎不绝,让这个偏远的山村热闹了起来。
近万亩蓝莓丰收不愁卖
进入石头寨村,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蓝莓园,每株1米多高的蓝莓树上都硕果累累。
白马镇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蓝莓种植,也是我国最早种植蓝莓的区域,目前有百亩以上规模的蓝莓种植企业20多家,家庭农场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主要集中在石头寨村,种植面积达1.5万亩,挂果面积近8000亩,今年总产量可达3000多吨。
62岁的吴根宝家住石头寨岗上自然村。十多年前,当地推广蓝莓种植,他花了1万多元钱买了1000多棵蓝莓苗,种在自家6亩承包地里。蓝莓“三年挂果,五年丰产”,如今早已收回成本。在他和爱人的精心照料下,平均每亩蓝莓年收益达万元。老吴得意地说,“有城里人来预订鲜果,也有经纪人来收,蓝莓不愁卖。”
白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目前初步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石头寨村还创成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区”。
蓝莓深加工提高附加值5—10倍
最近,位于白马镇的南京中亮公司蓝莓收购点每天都排着长队,前来卖蓝莓的莓农一天比一天多。该企业从2008年开始从事蓝莓和黑莓加工,生产的蓝莓速冻果和果汁、果酱、胶囊、干红等产品,共有数十种。公司负责人臧亮告诉记者,公司有1600多亩“两莓”种植基地,但远远不能满足工厂加工需求,还需要收购数百吨蓝莓,平均价格约14元/斤,经过深加工成蓝莓食品后,销往全国各地,其冻果更是远销澳大利亚、俄罗斯及欧盟等地,蓝莓附加值可提升5—10倍,去年公司生产总值达2.17亿元,其中约一半来自蓝莓加工品。
蓝莓鲜果若不能及时销售,需冷藏或冷冻保存后进行深加工。比蓝莓更早在溧水推广的黑莓曾因缺乏深加工,遭遇“烂市”。为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白马镇先后引进南京白龙、南京中亮、南京宝生源等10多家“两莓”加工企业。“有了深加工企业,既能提高蓝莓附加值,也能为蓝莓销售提供保障。”白马镇副镇长张成林说,白马镇当地的“两莓”加工企业的产能,远超过本地“两莓”总产量。
依托红色资源发展“三产”
刚刚过去的周末,石头寨村南京昌米蓝莓采摘园迎来游客高峰期,尽管入园要收20元门票,每天仍有数百名游客前来采摘。采摘园主人王昌米告诉记者,蓝莓园面积约100亩,年产量近4万公斤蓝莓,其中30%—40%是游客采摘的,采摘价比批发价高出一倍多。
为发展休闲旅游,提升溧水蓝莓影响力,溧水区从2013年开始举办蓝莓节,至今已连办五届,越来越多采摘游客来到石头寨村采摘、观光。
石头寨村的李巷旅游资源丰富。曾是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所在地,是苏南抗战的重要指挥中心,被称为“苏南小延安”,保留了大量红色遗址遗迹。近年来,溧水区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李巷已于去年10月正式开村。目前,李巷已建成游客中心、商业街区、民宿等。白马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头寨村拥有红色李巷和“两莓”两大品牌,在探索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效果明显。
据悉,石头寨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已于去年“脱帽”。村党总支书记周建明说,目前村里仅有5户贫困家庭,今年将全部脱贫。
本报记者胡英华
本报通讯员周颖 毛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