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眼下正值毕业季和征兵季,不少高校学子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报名应征入伍,走进绿色军营报效祖国,洗礼人生。南京是驻军最多的“兵城”之一,有不少英雄的部队。南京取得的各项成绩,离不开驻宁部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和全力支持。当前,驻宁部队正围绕强军目标深化改革、苦练能打胜仗的战斗本领。近日,记者走进驻宁的3支部队,感受他们的英雄基因、战备训练和“南京情怀”。
“光荣的临汾旅”:
驻扎南京51年坚守攻坚传统
紫金山麓,白水河畔,驻扎着一支驰名中外的英雄部队——光荣的“临汾旅”。近日,“临汾旅”授称70周年攻坚传统互动交流会在宁举行,部分临汾战役亲历者、英模典型代表等受邀为战士们讲述“临汾旅”的攻坚传统。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支底蕴深厚、战功卓著的荣誉部队,它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历经百团大战、临汾战役等大小战役600多次,歼敌8万余人,形成了“猛、狠、拼、犟”的攻坚精神和“铁心跟党、勇于攻坚、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被中央军委授予“临汾旅”荣誉称号;同时“临汾旅”还是一支对外开放、作风优良的“窗口”部队,紧紧围绕“打仗当拳头、建设当样板、迎外当窗口”的目标要求,始终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军事技术,展示着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紧盯未来战场,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和作战样式,才能在改革强军征程中有所作为。”该旅领导介绍,今年以来,他们把纠治和平积弊的讨论会场搬到演兵场,组织官兵围绕“和平积弊怎么破、历史使命怎么担、真打实备怎么练”等话题,人人登台谈认识、讲问题、剖根源。新年度开训以来,全旅官兵一人不漏分别按要求参加作战理论、指挥技能、战斗技能等考核,在战斗力标准面前深刻检视问题,理清“战”的思路。新建成的战备值班室集作战指挥、应急处突和战备值班等功能为一体,从旅到班排“一键直达”;官兵战备物资就放置在科室战备柜和排房内,弹药按照战斗基数放在各营兵器室,粮秣依照实力数分发到各连。
和平年代,“临汾旅”与南京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每一次南京城的重大活动都离不开“临汾旅”的身影。今年1月25日晚19时43分,南京市普降大雪,江苏省气象台升级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刚刚完成战备训练的“临汾旅”官兵闻令而动,奔赴南京长江二桥和长江四桥铲雪除冰……
“嘀!嘀……”4月底南京长江某支流春潮涌动,数十名官兵在指挥员哨音和旗语指挥下,快速组织舟车泛水,娴熟操作门桥单元,不足40分钟,一条近200米长、承重约50吨的钢铁浮桥横卧江面。这是第72集团军某工化旅探索实现由支援保障向作战保障转型进行规范化演练的一个场景。
记者了解到,工化旅2017年由工兵、防化部队的舟桥、桥梁、侦察等多个专业合编组建。其中不少荣誉单位,比如,毛主席亲手创建、有“工兵红一连”之称的某连:“57年为战而备”,2010年被原南京军区授予“世博安保先锋连”荣誉称号,2015年被原南京军区授予“防化先锋连”荣誉称号的防化某连。
旅领导介绍,他们结合工程防化部队面临的战场环境和作战任务实际,重点研究了专业技术在实战背景下的作战运用。聚焦信息化创新训练模式,广泛运用模拟仿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训练手段,引入兵棋推演系统、信息处理云平台等创新训练载体。针对城镇搜排爆行动中敌火力威胁大、兵力抵近侦察难等难题,研究使用无人机、排爆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对纵深重要目标展开侦察、精准破袭、投掷炸药包等方式,有效攻克难题。
据介绍,某工化旅一直积极参与南京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今年初,南京突降暴雪。该旅接到上级命令,多次深夜凌晨出动部队,于交通高峰期来临前清除花神庙等地路面积雪,确保大动脉畅通和驻地群众及车辆安全出行,与驻地军民一起创造了多次“一夜雪无”的奇迹。
几十年来,驻地周边的人民群众与旅队官兵同甘苦、共风雨,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去年底,为了让驻地贫困学生感受到来自部队的关爱与支持,部队官兵前往江宁区龙都中学,拿出10000元扶贫基金用于扶贫助学工作,帮扶10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此外,该旅还有两支国家级和省级应急救援力量,按照战时遂行作战保障,平时应急处置的要求,实现战时捍卫国家安全,平时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锻造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打胜仗的过硬工化尖兵”。
某舟桥旅:逢水架桥天堑变通途
长江天堑,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次战争因一江之隔而千古遗恨。
随着舟桥部队的出现,突破天堑已经成为现实。被誉为“生命之舟”的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就是一支常年鏖战长江的英雄部队,2016年,他们再次刷新了在长江夜间架设浮桥纪录,仅用26分10秒就在千米宽的长江航道上架起一座钢铁浮桥,描绘出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景观。
常年与水为伴,官兵们练就了“水上蛟龙”般的过硬素质和意志力,作为国家级抗洪抢险专业应急分队,该旅先后数十次转战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执行抗洪抢险、抗击台风、扫雪除冰等急难险重任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书写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美丽华章,受到驻地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一场场生死时速的竞赛中,在一次次危难重重的搏击中,舟桥官兵吃在堤上、睡在地上、淋在雨中、泡在水里,不顾疲劳、连续奋战,全面展现了抗洪抢险“国家队”的时代风貌。
2015年6月,由于连续强降雨的影响,南京江宁胜利圩出现险情,该旅官兵火速驰援,在窄小河流成功架设浮桥,打通了人员机械投入救援的快速通道,为封堵决口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军地领导和驻地群众高度赞誉。该旅抗洪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2016年7月初,南京树人中学段长江大堤出现渗漏险情,危急时刻,官兵们跳入湍急浑黄的滔滔江水中展开作业,连续奋战四天三夜,最终将险情成功排除。
今年1月份,三场强降雪直击南京在内的苏皖地区。该旅官兵先后三次紧急驰援,赶赴南京长江三桥、中央门、扬子江隧道等多地展开积雪清扫工作,确保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安全。扫雪后,官兵的“累瘫照”刷屏朋友圈,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2003年以来,累计15000余名舟桥官兵为驻地献血达500万毫升,战士徐培喜7年累计献血超过20次,并多次捐献血小板救治急诊病人,家乡献血办公室专门给部队寄来感谢信;战士黄续连续四年默默资助4名贫困山区儿童,并号召带动身边亲友成立爱心团队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完成学业,受到中央电视台的专访报道。
本组撰稿本报记者毛庆本报
通讯员王居首 贾辉 周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