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样的美丽画面是水环境整治提升的终极目标。
作为有着丰富水资源禀赋的城市,南京将治水作为城市发展、民生改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群众更有幸福感的重中之重工作,要求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3年努力,全市域消除劣Ⅴ类水,重要水体保持Ⅳ类。
今年3月,市水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办公室成立,担当起加大全市水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力度,及时解决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部门协作、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良好运行机制,服务保障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职能。
水升办成立2个多月来,高效运作,一批治水的重难点问题被一一突破。南京正在走出一条科学治水、系统治水、精准治水之路。

玄武湖是南京的一张风景名片,也是南京人休闲的好去处。玄武湖地区环境整治后,玄武湖完全变样了。精致的花草,灵动的水系,成了高端靓丽的大公园。一侧是近在眼前的紫金山,一侧是触手可及的玄武湖,远处是高楼大厦,南京城“山水城林”尽收眼底。

河西中胜等几个社区的环保志愿者,乘着小船在辖区景观河上打捞漂浮的垃圾和杂物,治理水面卫生,保护水环境。

我市20多位热心环保的市民,带着自行采购的两千多斤鱼虾螺鳖等水产品,投放到玄武湖中,为改善水环境做出一分贡献。

河长经常要到自己负责的河道巡查,察看河道的综合环境,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督促监管实施。这是手机上显示的河长巡河线路图。

逸仙桥至大中桥段秦淮河综合整治后,秦淮河两岸景色越发迷人,过去杂乱无章的沿河小道,已经被观光栈道所取代,成为市区里名副其实的景观河。

综合治理后的金川河,沿岸环境变得更美了,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明御河尚书桥至五马桥沿岸约400米长,沿线景观绿化设置了樱花、桂花、鸡爪槭、垂丝海棠等树种,配上了红叶石楠、杜鹃、鸢尾、金森女贞等小苗,做到三季开花,四季常绿。

六合区旭光河东段河道综合整治,西起雄州西路三期泵站,东至旭光泵站,全长约1500米,整治后,河道生态系统、污染净化能力、水质环境等都得到了改善。

建邺区投资8亿元打造的南河风光带项目,已成为一道风景线。南河西岸绿化带进一步提升,打造成供市民休闲的慢行系统,改善居民出行和生活条件,为新城科技园入园企业提供更好的综合配套服务和优美的环境。

整治后的月牙湖成为城东一颗明珠。
文/本报记者江瑜
图/本报记者姚强崔晓吴彬徐琦冯芃董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