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6个"最美家庭"代表分享真情故事 平凡小家有人间大爱
2018-05-14 08:49: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在第25个“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5月13日下午,“我的最美我的家”——2018年南京市暨江宁区最美家风故事分享汇举行。我市6个“最美家庭”代表和大家分享了相濡以沫、投身公益、奉献社会的故事,引起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深深思考。本次活动由市妇联和市文明办联合主办。

  林则徐后人奉献禁毒公益事业

  77岁的林鸿汉是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他退休后继承先辈传统,做了一位禁毒志愿者。

  2001年6月1日,林鸿汉第一次走进南京市戒毒所,眼前一张张年轻却被毒品折磨得萎黄的脸庞,让他非常揪心。从那以后,林鸿汉或走进社区和青少年对话,或深入戒毒所与学员们面对面,殷殷讲解,深情劝诫。“谢谢您,现在我终于恢复成一个正常人了。”这是林鸿汉收到的一条短信,发短信的是一名女大学生,林鸿汉曾多次和她深入长谈,直至她成功脱毒。

  林鸿汉夫妇俩退休前都是中学老师,退休后,他们召集社区的一些退休老教师,成立了“周末爱心学校”,林鸿汉担任校长,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开设各类补习班;另外,他们还开展了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子女的青春期心理辅导、文化课补习以及学费资助等活动。

  分享活动上,林鸿汉说,老伴不久前得了脑梗,现在他一边照顾老伴,一边坚持办“周末爱心学校”。

  18年献血40多次,长年资助贫困学生

  马府街小学高级教师陈继文,在很小的时候父母便过世了,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比一般人更懂得感恩。他热衷于公益事业,18年来累计献血40多次,累计献血量超过1.1万毫升,相当于全身换血两次。

  早在2000年,陈继文从报纸上得知南京市妇联开展了春蕾计划,资助困难女童重返校园。他就开始资助女孩小琳,每学期都坚持给她寄学费。小琳工作以后,他又开始资助第二个孩子小瑶,从小瑶上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坚持资助了10多年。妻子胡敬说,平时的生活中,陈继文十分节俭。活动现场,他穿着一件旧衬衫,领口已经磨破了,但他笑笑说:“衣服只要能穿就行了。”

  陈继文说,自己十分感激妻子,这些年不管他做什么,妻子都十分支持。10年前,陈继文参加江苏省开展的“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活动时,妻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带着出生才两个月的孩子到涟水县五港中心小学支教,任教期间,当地学生的平均成绩大幅提高。

  农家书院书香浓,带动村民一起读书

  江宁区禄口街道石埝社区居民周久云家有个农家书屋,文史、政治、哲学、农业技术等类别的图书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满院书香,吸引了不少邻家孩童和村民前来。

  昨天,周久云的女儿周惠娟分享了他们一家人的故事。她说,在自己很小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爸爸主要靠种田和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生活十分艰辛,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会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买书,“随着我慢慢长大,书籍也在不断增多,家里的书香味变得越来越浓。”

  周惠娟说,爸爸喜欢买书更喜欢读书、写作。早些年,爸爸在工地上从事建筑活,一天下来,疲惫不堪,但却从来没有放弃读书。爸爸从不打扑克和麻将,也很少外出应酬,几乎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和写作上,他写的《秋收》《进城的路》《邻家的竹园》等文章已陆续刊登发表。

  在周久云的影响和带动下,妻子从一个连名字都写不好的文盲变成了能读书看报、上网阅读的新型农村妇女。

  本报记者 许琴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