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绿后的栖霞孟北村线山,春季开满海棠。 本报记者 王聪摄
200多亩土地上遍植两万多株樱花和海棠,在这个春天灿若云霞,引来众多游客。很难相信,这座位于栖霞区孟北村的线山,早年曾是废弃矿山,到处岩石裸露、伤痕遍布。
废弃矿山、露采宕口一个接一个“活起来”,变身绿地花园。记者日前从市国土局获悉,我市持续加大治理矿山的力度,相关专家正在编制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规划,方案将于年内完成。
小型矿山变身踏青景点
孟北村的线山位于京沪高铁南面,如今山上郁郁葱葱、土壤肥沃,完全看不出当年岩石裸露的模样。这样的转变花了近5年时间——宕口经过消除地质灾害、削坡、填坑、覆土、植绿,200多亩土地慢慢变成了樱花和海棠的观赏胜地。
孟北村党支部书记杨小龙介绍,曾经的线山盛产优质石材,是村里的经济支柱,紫金山修建登山道时用的就是线山石材。而连续多年的放炮炸石、开山毁绿,让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3年,孟北村借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的契机,对矿山启动综合整治,整治面积达18万平方米。
开山容易修复难,曾经的矿山今年终于初现风采。孟北村村委委员刘武介绍,虽然花期已过,但漫山葱绿的美景还是引来了众多游人。村里修了5公里环道直通山脚,山脚下保留的一处原矿山危房经加固改造出新,2000多平方米的建筑也将用于旅游休闲配套服务。
村里还将周边100多亩荒地实行集体流转,种植草莓、果树。经营户彭红娟办了个农家乐,养着鸡鸭、种上蔬菜,城里的大巴载着游人来这里,可赏美景,更可享农趣、吃土菜。
栖霞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关停的73个废弃矿山、露采宕口中,目前已陆续完成整治的有65个。剩余8个正在制定整治方案,上报市级主管部门批复后启动整治,确保在2022年之前全部整治完毕。
重点地段启动大型整治
我市城郊乡村,遍布着多个大小不一的废弃矿山宕口。
仙林大学城管委会耗资3亿多元修复山体宕口,先后启动了灵山——龙王山山体宕口的修复治理,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的好评。历时3年,目前山体已被紫穗槐、海桐等植物所覆盖,原生林和建设林融为一体,新增绿化面积118万平方米。
江宁凤凰山废弃宕口变身生态公园、高淳丁家山矿山和狮子山宕口变为牧场和绿地,越来越多的矿山变为了青山,而针对一些重点地段,我市则启动了大型整治计划。
栖霞国土局有关人士介绍,“幕燕滨江一线是历史上南京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如今的游人很难想象当年这里矿山连片的模样。”幕燕片区东起燕子矶公园、西至上元门,全长约6公里,以前这里“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是“老栖霞”和“老下关”人的心中之痛。
2002年起,我市启动了幕府山拯救行动,先后关停9家采石场,开展了10期生态复绿和滨江风光带建设,恢复植被260万平方米。幕府山的白云石矿矿坑也将开发攀岩等“白云谷”体验项目,把矿坑变为探险胜地,江边还将新建大型观江平台。
年内完成矿山整治规划
根据市国土资源局此前的初步调查,全市共有废弃露采矿山宕口612个,分布在江宁、六合、浦口、栖霞、溧水、高淳区。从2013年起,我市对109个废弃露采矿山宕口进行治理,总面积达2824.1万平方米。经过3年的整治,全市累计治理了115个废弃宕口。
在消除地质灾害、完成复绿的基础上,我市还编制了《废弃露采矿山治理修复规划引导》,将矿山治理修复与土地开发相结合,基本实现了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此前重点整治的沪宁高速、宁杭高速、京沪高铁、绕城公路、绕越公路等干线及旅游景区周边废弃矿山宕口之外,我市还有不少“深藏山林”的废弃矿山。为此,我市已启动新一轮调查摸底工作。
市国土局地质环境处处长戚荣建介绍,从今年1月起,我市全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调查将历时半年,并最终编制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据悉,到2025年,全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
本报记者 于洁尘 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