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 “口袋公园”亮相街头巷尾
2018-04-03 08:58: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老城区大拆大建容易“伤筋动骨”,因此改造更要“温柔细心”。去年,市委社建工委牵头,在全市一些小区和街头开展首批11个“微更新”项目。如今,随着这些项目的完工,城市老旧空间焕发生机,为居民们带来了身边的“微幸福”。

  老小区“微更新”,居民家门口感受“小确幸”

  邻近夫子庙的王府园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中央的花园广场,是1300多户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由于年久失修,花园广场的鹅卵石地面坑洼不平,阴雨天尤为湿滑,老人孩子都不敢往上走。“广场上虽然有健身器材,但是很陈旧,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敢用。”74岁的汪先生说。

  去年,“王府园小区活动广场”改造被列入我市首批11个“微更新”项目。

  经过几个月的施工改造,小广场焕然一新。记者近日探访发现,小广场上,鹅卵石路面换成防滑地砖,安装了全新的健身器材,增设象棋台、休憩椅,还建起了文化长廊彰显王府园的历史文化。洪武路街道工作人员朱国宝介绍,“微更新”后的花园广场人气更旺了,早晨、下午大多是老年人在活动,傍晚时分则是小朋友的天下,晚饭后,上班忙碌一天的中青年居民开始下楼散步。“为了方便居民夜间活动,广场上还增加了照明设施。”朱国宝说。

  “‘微更新’花钱不多,但正是这些小改变,让一批公共空间变得有色彩、有活力、有设计感。”市委社建工委规划指导处处长曹静介绍,2016年度民生幸福满意度测评显示,首次纳入指标体系的居住地物业服务及生活环境满意度得分靠后。分析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老社区的灰头土脸、新社区的徒有其表、公共空间的乏善可陈”等方面。首批“微更新”项目选取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微公共空间,希望通过“微更新”项目,提升市民身边小微空间的生活品质,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确幸”中感受到变化、体会到幸福。

  街头巷尾建“口袋公园”,为拥挤的老城透气

  除了“微更新”项目,我市街头巷尾还冒出来一批“口袋公园”。

  秦淮区韩家苑小区南侧地块,原来是一片棚户区。去年,通过棚户区拆除、环境整治,打造了一处约2000平方米的扇形“口袋公园”。公园内设置了绿地种植空间和开敞活动空间两大功能区,因为紧邻三山门城墙,广场两侧还设置了抽象表达历史文化的三山门文化地雕。带着孙女在公园遛弯的李女士说,以前带小孩出来玩,最近也要走到大马路对面的水西门公园,现在只要下楼走几步就有个小型公园,方便多了。

  “口袋公园”也叫袖珍公园,面积大的三四千平方米,小的只有一两千平方米,地块多为结合城市棚改、拆违拆破和河道整治中蓝线恢复腾出来的。南京去年新建的22处游园绿地中,多数是两三千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它们为拥挤的老城透了气,提高了老小区的环境品质。

  作为国家生态城市,绿化是南京的基底,但分布并不均衡,老城区老小区绿地游园不多。“城市绿化,既要‘绝对数’也要‘平均数’。”市绿化园林局规划建设处处长朱海琦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绿地布局均衡性的重要指标,南京的目标是到2020年这一数字要达到85%。新城区将以建设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为主,老城区则主要通过棚户区改造、拆违拆破等腾出空间,见缝插针建设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逐步填补绿地盲区。

  “小而美”改造让城市更有温度

  去年,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十项行动,全年共完成200项建设管理任务,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得到提升。今年是实施十项行动的第二年,我市正努力花绣花功夫用工匠精神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微更新”和“口袋公园”无疑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有益探索。

  “无论是‘微更新’还是‘口袋公园’,看似小修小补,其实相比大拆大建是更先进的一种城市改造模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王承慧说,近年来,上海、广州、厦门、南京等地都在探索类似的“微更新”,大到小区广场,小到一段围墙,用充满创意的小修小补,让老旧空间焕发生机。值得肯定的是,这些项目是由各区广泛征集的,然后在政府的推动下实施,这种自上而下适当放权、自下而上推动实施的“上下结合”模式,让城市改造更有温度。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实施“微更新”。目前,20个“微更新”项目已征集完毕,预计本月进入设计师遴选阶段。

  本报记者毛庆 马金

标签:
责任编辑:徒滢 崔欣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