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澈的湖面上,一株株池杉树影婆娑;泛舟湖中,只见各种鸟儿或站立枝头,或群起盘旋,为春暖花开的季节带来勃勃生机……
近日,位于六合区程桥街道和安徽来安交界处的池杉湖湿地公园成了新晋“网红地”,这里不仅风景宜人,更是鸟类栖息的天堂。13年来,有一位叫周强的拍鸟人扎根池杉湖,践行着自己的信念——用镜头激发每个人对生态的关爱。
一只小白鹭让他和鸟类结缘
今年61岁的周强家住大厂街道。谈到与鸟结缘,周强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在松林里散步,正巧看到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白鹭从树上摔了下去。老白鹭发现后,努力用嘴拱着小白鹭的身体往前推,“这个场景一下子就震撼到了我,当时只恨相机不在身边。”
从那之后,本身就是摄影爱好者的周强,给自己定下了“专业方向”——拍鸟。“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我拍下了170多种鸟类,共50万张照片。”周强说。
从河南三门峡的天鹅到山东威海的黑嘴鸥,周强的照片还记录了海鸟因污染致死的画面,“生态环境的好坏对鸟的影响非常大,这些经历都触动到我。”周强感慨道:“十多年前我就下定决心,要用镜头的力量激发每个人对生态的关爱。”
开发“拍鸟神器”引来老外点赞
要拍鸟,首先要了解它们。多年的拍摄生涯,也让周强成了“鸟类专家”。他熟悉各种鸟的种类,还要研究它们的习性、飞行线路。可即便对鸟类的习性已十分透彻,想拍出好的作品,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为了一个镜头,周强经常在树林里一等就是几个月。“前几年在池杉湖拍鸟,我每天都是穿着皮裤站在水里,等上五六个小时才能拍到一两张满意的照片。”为了改善拍摄的条件,周强突发奇想,在池杉湖湿地公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汇山的帮助下,两人开发出了一款“拍鸟神器”——水中拍鸟棚。
这个鸟棚实际上是一个木箱子,沉入水中后两边挂上相应的负重,人站在箱子里正好可以和水面齐平。有了这个“神器”,周强就可以在水中随时划动箱子,找到最适合的角度和位置。池杉湖湿地公园近期名声大噪,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摄影师前来拍鸟,很多外国摄影师都对这个“拍鸟神器”赞不绝口。
为保护生态环境尽绵薄之力
池杉湖湿地公园从2005年开始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之后,至今还没有对外开放。据统计,常年在此定居和经此迁徙的鸟类达到了100多个品种,数量超过10万只。
从2005年开始扎根在池杉湖拍鸟的周强也见证了鸟类的繁荣,“十几年下来,池杉湖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鸟。除了常见的白鹭、鸬鹚、黑水鸡之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与小天鹅,珍稀鸟种黑耳鸢,我甚至还看见过‘鸟类中的熊猫’震旦鸦雀。”
拍鸟多年,支持周强唯一的动力就是不断的举办影展,为保护生态环境尽绵薄之力,“我的照片特别注重展示鸟类的生活环境,我的观念是,把鸟拍漂亮了,也要把好的环境展现出来,希望大家爱护这些美丽的精灵,保护它们生存的家园。”周强说。
本报记者朱晓露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