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新年味 暖暖家乡情】横梁又现传统舞龙项目“二龙戏珠”
小时候过年,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相信一定会有不少人说“看舞龙舞狮玩花船”,是啊,记者小时候过年最盼望的就是看村里舞龙队表演,不过,在近些年来,这一乡村文化慢慢消失,过年看舞龙已经成一种记忆。然而在2018狗年新春当我回到家乡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过年时,巧遇街道女子舞龙队春节期间巡回演出,让我这在外的游子又过了一回童年时看舞龙的瘾,而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现在的家乡年味更浓,乡情更暖。
年味浓: “二龙戏珠”再现家乡横梁农村
古时,老百姓以舞龙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流传至今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2018年大年初一早上,我还在床上忽听到一阵锣鼓声,“村上有人舞龙了”儿子在外喊道。“舞龙”二字一时激发起我的神经,我忙起床简单的着装就迎着锣鼓声跑出去观看。
在村口现场看到,随着“咚咚咚……”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只见表演的都是女子,舞龙队18名大妈们,举着舞杆,来回穿插,一个个身手矫健,两条15米长龙踏着节拍双双跑出,形若蛟龙出海;一会儿是盘龙戏珠,一会儿是翻江倒海,一会儿又是双龙戏珠,时而上下翻腾、蜿蜒遨游;时而腾空夺宝、盘旋仰啸;时而倒地平舞,翻起千层浪花;时而腾龙翩舞,卷起万朵祥云。真叫人看得眼花缭乱……整场表演如行云流水,现场市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上下翻飞的金龙展示着队伍精湛的技艺,更舞出了新农村村民的精气神儿。
舞龙队负责人老彭向记者介绍,他们表演的是传统舞龙节目“双龙戏珠”,就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中国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西汉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豪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制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何种排列,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据了解,女子舞龙是横梁志愿者组强,2016年成立,起初只有一条龙,2017年底南京莫拉克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云获悉家乡女子舞龙队困难后,慷慨赞助1万,帮助女子舞龙队购置了两条龙及服装道具,使龙队发展到两条龙。这支由38人组成的女子舞龙队,16人一组轮番上阵,虽然都是文艺爱好者,个个能歌善舞,但舞龙对她们来说却是创新和挑战,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队员大多五十多岁,连四十多岁的都少。“别看都是上岁数的,你看我们跑得多好!” 舞龙指导,来自宜兴戏剧团的新横梁人张建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舞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呢,不仅是一个力气活,还是一个技术活。尤其是女性“舞龙”要身高一致、要吃苦耐劳,才能“舞活”一条龙。”这舞龙好手是从横梁跳广场舞100多队员中,精心选出的30余名身高符合标准的“人才”。个高的当“龙头”,个小的当“龙尾”,体力相当的成了队员。
上下翻飞的金龙展示着队伍精湛的技艺,更舞出了新农村村民的精气神儿。如今横梁街道这支女子舞龙队,可谓是民间文化艺术一大特色,春节期间在街道巡回演出,成为横梁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风景线,丰富了村民春节文化,受到村民热烈欢迎。
乡情暖:新乡贤自发给村里老人发红包
金鸡欢腾辞旧去,玉犬开岁新春来。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人们家庭团聚的幸福日子。春节期间,让记者赶到最大的变化是今年给老家亲朋好友拜年,所到村庄处处挂满红灯笼,带来了浓浓的年味。经向街道宣传科打听,这挂满的红灯笼是每个村民组理事会理事们自己动手挂的。
记者了解到,2017年4月,家乡六合区横梁街道成为民政部以街道建制试点村民小组自治,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全街成立道505个村民小组理事会,春节期间挂灯笼、搞卫生和外出务工回乡过年的乡亲开展一次座谈,把理事会一年工作及新的一年打算和村民进行一次交心座谈。成为各理事会的一项主要工作
王子庙社区小曹组理事会理事长曹德云告诉记者,他们庄上灯笼是腊月二十六挂的。当天早上,他与理事会理事忙着在村庄路口挂灯笼和彩旗。一时间,村庄内变得红红火火,显得格外喜庆。“新年里挂灯笼,满眼中国红给村庄带来一片喜洋洋,让村民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和浓浓的年味。” 村民们看着红灯笼纷纷表示理事会真的是扎根小组处处为我们着想。
“过年了,到你们横梁地盘就有一种喜庆感受,你看钟家集上挂满了红灯笼和国旗,让我们赶集也能赶受到浓浓的年味。”家在仪征山郑村的老李昨天到钟林村访友,看到满街的红灯笼赞叹道。到了解到挂红灯笼是生产组理事会在做的事,连夸横梁理事会小组织大作用。
钟林村九阳组理事长叶云被村民称为新乡贤,公司在江北新区,节前他赶着回乡给村里31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500元红包,17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1000元红包,4名残疾人每人1000元红包。发完红包和村民一起忙着挂灯笼,欢笑声响彻整个村落,村民们一起有说有笑,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孩子们欢聚在一起,欢乐的嬉戏玩耍。村民老唐感慨地说:“我在这个村住了一辈子,今年过春节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热闹,特别是与理事会一起挂灯笼,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理事长叶云说2018年将紧扣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打造美丽新九阳。
家乡美:乡村振兴献每一位归来的游子的乡愁
记者的家乡横梁街道地处六合仪征交界,因境内横山、方山、灵岩山、峨眉山、峡龙山盛产雨花石,因而有雨花石之乡美誉。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横梁初现。这三年,横梁街道全域打造美丽乡村。地处东方红水库边的曹家庄就是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以山秀水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和农耕采摘文化为特色,以东方红湖形成的水景景观为灵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山水相依、山青水绿,人居和谐、悠然自在、生活富足,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
曹家庄原在东方红水库中间位置,1958年兴挖水库时村民从库区移民至现在位置,该组虽只有15户人家,但居住房分散,房屋样式和外墙材料统一,没有整体视觉效果,仅有一条4米宽水泥路和外接相联。
美丽乡村建设中,立足打造富有浓郁乡村气息的美丽乡村,突出横梁作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石中皇后雨花石主产地,在村庄改造中围绕石韵这一主题,以江南的粉墙黛瓦,窗棂精致的民居风格,对建筑立面进行出新统一改造,在民居的围墙造型上,以层层跌落的马头墙,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
每户门前主干道上利用雨花石铺设路肩,灰砖及大理石作为道路主要石材,围墙安装以雨花石为原素的画幅,让游客进入小区就感受到石乡雨花石文化特色,处处体现石乡石韵。在村庄改造中还保留曹家庄生产小组的生产职能,注入农家乐和美丽乡村的功能,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和提档升级,在小区安置健身器材,回廊亭台,方便村民农闲之余健身休闲。对农业生产用的菜园菜地进行水岸青砖护砌,水里并点缀睡莲等水生植物加以景观美化。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石磨、水车,水井、鱼池,植花卉果木,自然谐和处处可见农趣。
在绿化景观上以乔灌木结合和观花观果结合,做到精细搭配,形成朴素而精致的绿化氛围。在绿花品种选择上以本地特色的桂花、栀子花、紫竹为主,做到了高低错落有致。现在我们走在用仿青砖铺的石路上,两边的绿化就是当地百姓喜爱的栀子花和紫竹,曹家庄一直有种栀子花的习惯,这里栀子花,花开的不仅大而且花香浓郁。
2017年横梁街道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大营钟、西张徐、柳塘余、长塘营等村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处处更有生机,真正让看得见山、留得住水,记得住乡愁在横梁大地重现,走在横梁大地处处细细品味岁月静好的乡味。
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金德∕文 通讯员 杨有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