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与南京相互成就 11位签约文学人才打响南京品牌

来源:南报网   2018-01-29 10:20:00

  1月25日,“诗歌是我的家乡”——中外当代诗歌写作对话在金陵图书馆举办,作为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推广活动之一,签约评论家何同彬和来自墨西哥的汉学家、翻译家拉嫡娜女士,“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韩东一起,就中外诗歌的发展与诗歌创作做了深入交流。

  这次活动,不仅有来自墨西哥、美国的国际诗人,本土代表性诗人和南京本地的读者,更有来自安徽、姜堰的外地读者,迎风冒雪远道而来。

  他们与南京相互成就

  《青春》杂志社执行主编李樯介绍,面向海内外推出“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联、南京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实施,《青春》杂志社具体执行。

  11位来自海内外的青年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影视编剧成为首批签约艺术家,签约期为3年,2015年11月起,2018年10月止。

  这些签约人才现已是各类别中最具实力和潜力的人才,有的甚至已经是文学界公认的代表性作家,为南京的文学实力增添了新的高度。据了解,在这11位签约文学人才中,有2位常住南京,3位在南京成长、学习过,南京的生活无疑滋养了他们的写作,他们又用写作来反哺这座城市。

  各签约作者成绩斐然

  “青春文学人才计划”项目启动两年多,各签约作者成绩斐然。其中,签约作家葛亮的长篇小说《北鸢》获得无数大奖,现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70后作家代表。签约评论家何同彬从南京大学调至江苏省作协,刚升任《钟山》杂志副主编,他于2017年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80后的他已是国内批评界杰出而又绕不开的批评家;签约翻译家安凯德、陶亦然共同翻译南京籍作家苏童、叶兆言、鲁敏的英文版小说集已在美国成功出版……

  此外,作为“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在签约期内,曹寇已相继出版有法语版小说集《挖下去就是美国》、瑞典版小说单行本《小镇夜景》及中文版小说集《在县城》《金链汉子之歌》和随笔集《我的骷髅》,其编剧的电影正在做后期,预计今年上映。不久前,他刚入选《南方人物周刊》别克2017魅力人物。

  据了解,除了曹寇,本届魅力人物的当选者包括:翻译家叶廷芳、学者葛兆光、作家李敬泽、学者汪民安、科学家刘颖,等等。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