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学子开发会“思考”的汽车机器人

中国江苏网11月28日南京讯 “隆隆隆······”一辆四轮驱动,形似汽车的机械模型循着六厘米左右宽的黑线平稳前行,通过U形管后爬上了斜坡、越过了栅格,最后顺利到达终点。近日,在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中,南林大机电院李健团队设计的名为“探路者”的机器人在参赛的7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探路者”不仅有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大脑”!正视机器人两个前轮中间,有两个活动的灰度传感器,它们就是机器人的眼睛,可以清晰地感应到地上黑线的存在并将信息传送到BigFish主控板——“探路者”的“大脑”。经过信息的加工处理,然后引导机身循着黑线前行,并在通过障碍的同时改变直流电机的转速,通过不同的转速来修正 “探路者”的行驶方向。
不仅功能强大,这么精巧的仪器,外观还很有特色。它的机身上部有四个侧着的小轮,这四个小轮是用来“攀岩走壁”的。记者了解到,在通过U形管障碍系统时,少了黑线的指引,“探路者”只能沿着U形管管壁行驶,为了减少摩擦,不被U形管卡住,探路者团队经过反复实践并加上了这四个导轮,使其能在U形管上滑动。这真是一个思维敏捷、四肢灵活、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这么强大的汽车机器人,好比“擎天柱”!问起创作过程,团队组长李健颇有感触,他说,作品历时20多天完成,首次接触这类比赛,他们碰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但始终不停地摸索着前进。设计初期,出现单片机多次烧录不成功的情况,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他们积极去请教老师和材料的开发人员,最终,单片机才烧录成功。在接下来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传感器感应距离过小,离地面太近,易被障碍物卡住,无法行驶,于是他们尝试把之前固定的传感器改成灵活摆动的,通过实验,发现效果不错,并以这个独特的设想在参赛选手脱颖而出。(牟绍端 成方中 蒋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