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盲区 浦口首条微循环公交613路开通
浦口区首条微循环(社区)公交线路 613路开通。 本报记者 吴彬摄
前天上午,浦口区首条微循环(社区)公交613路开通,起讫点均为雨山路地铁站,为沿途的居民小区、学校、医院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盲区。而此前,仙林、江宁等地区也已经相继开通多条微循环公交线路。
记者从江南公交公司了解到,由于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微循环公交目前很难在主城区施展拳脚,但在一些新城区,今后将有更多微循环公交上路。
新城里微循环公交越来越多
浦口区首条微循环公交线613路采取双循环发车,起讫点均为雨山路地铁站。线路配备8米长的小型巴士,日发班次140个,平均发车间隔时间13分钟,高峰期为7分钟。
浦口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传开说,随着江北新区的发展,人口大量涌入,许多新建小区离大型公交站点和地铁站较远,使得私家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倍增,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微循环公交因其车辆较小、路程短,可以深入道路的“毛细血管”,成为接驳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手段。今后,他们还将继续对准公交欠缺的居民区集中地带,优化增开微循环公交。
仙林地区早在2013年就开通了6条微循环公交线。11月7日下午,记者在地铁2号线仙林中心站乘上了一辆320路微循环公交车。该线路由此始发,终点为十月科创园,总计11站,跑完全程只用了15分钟。司机王师傅说,他这辆车只有6.5米长,“如果没有这个车,附近的员工和学生出行会很困难”。家住高科荣成的乘客杨培培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个微循环公交,她从家到商场、地铁站方便多了。
在江宁区,今年9月1日也开通了微循环公交线848路,沿途经过万达等三个大商圈、江宁区医院、多个地铁站及几十个小区、学校。
主城区只剩一条线路还在走街巷
南京市客管处公交管理科科长邓智勇告诉记者,凡是能承担从街巷载到主路公交站和地铁站的接驳功能的公交,都可以称为微循环公交。南京主城区内原先有不少专门钻背街小巷的支线公交,也是微循环公交的一种类型,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经缩减到只剩一条线路还在走街串巷。
江南公交公司运营部部长钟长青介绍说,10多年前,南京开通了“3”字头的微型支线公交,专门走街串巷,把市民接驳到主干道上换乘长线公交和地铁。当时主城内“3”字头公交线从301路到318路共18条。然而由于私家车不断增多,老城区街巷狭窄,占道停车现象普遍,支线巴士不得不陆续撤出街巷,改由外围大路绕行,车型也从小车变大车。有的线路还撤销了。目前仅有317路算是真正的支线巴士,在一些小区也时常被堵。304路已改为从大路行驶。312路原来从堂子街里走,后来实在走不了,只能退出。
南京今年起推动支线公交渗透
不过,随着地铁开通的线路越来越多,主城区一些干道公交线不断优化瘦身,支线公交再次被提上日程。今年7月发布的《南京市“十三五”地面公共交通线网专项规划》中,提出2020年全市地面公交系统形成“公交快线、公交干线、公交普线、公交支线”的四级网络。其中,公交支线就是要求以社区巴士的形式出现,与小区、超市、办公地点紧密衔接,车型小型化,保障发车频率。
钟长青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公司将重点发展支线公交,缩减一些与地铁同行的公交线路,多开拓深入交通毛细血管的支线,解决居民从家门口到大型公交站台和地铁站的往返出行难题。他认为,中心城区小巷道路狭窄、占道停车严重,开展支线运营,必须对支线街巷进行道路优化、裁撤部分停车线,整治违停。目前像仙林、麒麟、江宁、江北等新建地区以及一些大型社区,比主城区的道路条件好,更适合推广支线式的微循环公交。
本报记者 何钢 钱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