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亭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初步完成
说到南京的民国建筑集中区,很多人会首先想到颐和路、梅园新村。未来,南京还将有一张新的民国街区名片——百子亭片区。日前,《百子亭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这部规划将成为百子亭片区修缮、改造的依据,这个集中了傅抱石、徐悲鸿等名人故居的地方,将重新焕发生机。
百子亭历史风貌区是南京22处历史风貌区之一。此次规划进一步划定百子亭历史风貌区保护范围:南至傅厚岗,东至百子亭路,西至中央路小学东围墙,北至百子亭19号民国建筑北围墙。规划面积为1.50公顷。
规划部门介绍,百子亭是南京的老地名,在民国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当时的《首都计划》指导下,这里逐渐成为当时文化精英、社会名流与政府要员云集的住宅区之一。众多受邀前往南京的学者、文人都在此购买土地,并建造出了一幢幢“和而不同”的新式住宅,王耀武、桂永清、段锡鹏、廖运泽及书画大家傅抱石、徐悲鸿等都曾居住于此。
根据规划,这里的最新定位有三项,一是南京民国时期重要近现代风貌展示区——结合风貌区自身民国建筑及紧邻的玄武湖及明城墙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形成环玄武湖—紫金山周边的重要的民国风貌展示区。二是南京重要的文化艺术创意区——结合傅抱石和徐悲鸿先生纪念馆,形成以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创意展示活动区。三是具有南京特色、功能复合的时尚休闲街区——通过多元的保护与利用,形成集文化消费、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街区。(记者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