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宁艺术家周小平:传播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的桥梁
旅澳艺术家周小平(右)在W艺术空间参观南超作品
中国江苏网9月11日讯(记者米格)昨日,旅澳艺术家周小平在南京为期10天的“重返大地:周小平艺术澳洲”个人展落下帷幕。就在前天,9月9日,艺术家周小平来到南京W艺术空间,小范围和艺术从业者、爱好者进行澳洲原住民艺术交流。在开展当日,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说,“周小平是一个中国人,他比我们澳大利亚人更了解澳大利亚的原住民”。
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艺术家周小平深入澳洲丛林生活创作的细节。早在八十年代末,周小平在一次环澳旅行中,邂逅了澳洲的原住民,并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在随后的28年中,周小平生活和工作地点几乎都在在澳大利亚中西部的荒漠,和北部原始丛林土著社区,他将原住民的艺术语言符号融进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独树一帜。
记者了解到,像周小平这样深入原住民腹地搞研究,并且创作的中国艺术家,在澳洲只有他一个。而且他是和原住民同吃同住同创作,原住民已经将他当成自己家庭中的一员。而且,像他这样以原住民文化为主题进行大批量的创作的艺术家,在澳洲历史上艺术界里面也是很少见的。
据介绍,一些当地的绘画大家,表现原住民文化以及风景题材的作品也就是几张画,原住民题材在他们的作品里占据的也就10%,甚至于更少。
9月1日,在周小平南京个展的开展仪式上,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梅耕瑞说:“周小平是一个中国人,他比我们澳大利亚人更了解澳大利亚的原住民”。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澳洲官方这样说。
但是,澳洲官方对周小平的评价并不让他奇怪。周小平在国内进行巡展,澳洲政府给与了全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周小平每次在中国展览作品,澳大利大使馆都会马上介入参与。比如此次南京展,就是由澳大利亚外交部下属的一个机构进行的赞助。而上海领事馆,也是从资金、人员、宣传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甚至出面帮周小平一起来完成。
这都是澳大利亚官方对周小平本人的认可,对周小平关于澳洲原住民文化艺术创作的认可。而更重要的是,周小平艺术作品展不仅仅起到中澳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他在澳大利亚,还被官方认可为解决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间矛盾的智囊何桥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间的文化交融不够,不时会有矛盾产生。其次,原住民希望自己的文化艺术能走出去。而非原住民相对保守,会对原住民文化的传播进行有阻挠。
今年7月份,周小平作品在成都展览后,他回到澳洲,吧这个信息挂在了他的facebook上,结果出现了无数的留言。而且这些留言99%都是当地原住民。留言的重点意思是说,“原住民文化作为澳大利亚真正的一种文化,他们自己国家都不关注,反过来,一位中国人,在中国展示他们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文化题材,让他们很感动。
周小平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澳洲官方时常会找到周小平,请教这样那样的问题该如何妥善解决。
前日,周小平来到南京W艺术空间进行交流,他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思维,以及原住民部落“符号”和“密码”的神奇故事。当然,也少不了艺术家在那里创作的艰难。
周小平在讲解澳洲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艺术
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区域,非原住民艺术家可以在那里进行创作,但是作品若要传播出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很大的阻碍。原因就在于艺术圈里非原住民的保守,他们认为你应该这么做,而不应该那么做,必须听他们的。这种他们自身也在纠结的桎梏,很难突破。
前日,江苏省侨联副主席宫琳女士,和澳大利亚江苏总商会执行会长王宁先生,也来到南京W艺术空间参加了交流。
王宁说,周小平先生把中国国画与澳洲土著画完美结合,产生了新的升华,以崭新的画面,体现出中澳文化的结晶,他既是中澳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现代绘画艺术的探路人。“我们澳大利亚江苏总商会和南京总商会鼎力支持他的画展及讲座活动”。
在9月1日开展哪天,宫琳女士因故没能参加,但是他很庆幸能和周小平面对面交流,她说:“和周小平交流的收获、受益都很大,她的艺术语言独特,传播澳洲最本土的文化,这对中澳间的交流,发挥着重要桥梁纽带作用,省侨联会持续支持这类交流活动。”
交流结束,意犹未尽,周小平与大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