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南林大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争当入侵植物“侦探”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8-28 16:47:00

  队员在白马基地开展关于生物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

  中国江苏网8月28日南京讯(通讯员 李垚 蒋学飞)盛夏七月,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白马教学科研基地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拿标尺,为每一株小草测“身高”;举相机,为每一种植物拍“证件照”。这就是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的“绿色侦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植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璐、刘政、孙婷、吴秀萍,博士研究生李垚组成。他们此行目的就是核查每种花草的“居住证”,识别乡土植物中的“外来分子”,为白马基地入侵植物防治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一次调查,唤醒了做植物“侦探”的梦

  “第一次来白马教学科研基地,是大三的时候,当时基地刚开始建设,路上都是常见的禾草。”转眼到了2015年研究生入学的时候,“我再次跟随导师许晓岗副教授来到基地树木园做调查,当时有几种草本并不熟悉,也很少见,回来一查,发现是新近扩散的入侵植物,吓了我一跳!”团队负责人、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璐介绍道。就是这一次调查,唤醒了她做一个植物“侦探”的梦想,“中国有入侵植物800多种,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与生物安全,形势刻不容缓!”而近年来,伴随着土地整理与基地建设,周边地区外来植物自然扩散的几率也逐渐增加。“身为一名植物学专业的研究生,有机会我一定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一个细致的调查!”

  不畏酷暑,在3300亩的土地上挥洒汗水

  2017年暑假,王璐迎来了机会,她与同学们响应学校“百名博硕进百村,生态理念入万户”的号召,组建了“绿色侦探”实践团队,在基地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制定了合理的调查方案。

  七月的溧水,室外热浪逼人,王璐团队不畏酷暑烈日,深入田间地头,在3300亩的土地上开展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工作。“我们总共设置了8条样线,100个草本样方,覆盖了基地各功能区的关键地块和入侵植物集中的区域。”团队五人分工合作,或鉴定种类,或测量数据,或拍摄照片,或查阅资料,“拍照的工作最辛苦,我们需要采集植株、幼苗、根、茎、叶、花、果和生境的电子图像,有些细节很难一次拍好,有时一种植物就需要拍摄半个小时!”王璐的师弟刘政介绍道。“但那也没办法,顶着太阳也要硬干!”不少队员晒脱了皮,晒黑了脸,但大家依然坚持了下来,“为当地的生态安全做贡献,值!”

  一周苦干,识别出了54个“外来分子”

  经过一周调查,“绿色侦探”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总共采集草本植物图像1500余张,其中入侵植物图像500余张,依据《中国入侵植物名录》、《中国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和《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彩色图鉴》,初步查明基地共有入侵植物18科42属54种。此外,他们还结合频度、盖度、多度、高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评估了这些植物的入侵程度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综合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

  在设施栽培区,团队发现入侵植物以小叶冷水花和斑地锦为主,但个体均较小;而在生产推广区,入侵植物则以一年蓬、喜旱莲子草、北美车前和加大拿一枝黄花等为主,频度在10%-50%之间,“喜旱莲子草凭借茎节营养繁殖,可以迅速扩张,属于恶性入侵植物,应加强防治。”王璐介绍道。

  走近社会,与学校和村民共享调查成果

  调查结束后,“绿色侦探”团队将他们的调查成果凝练成近百页的调查报告,为白马基地的入侵植物防治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给今后监测和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得到了基地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团队还深入周围乡村,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普及生物安全知识,提高村民的入侵植物防治意识,他们亲自制作的《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常见入侵植物鉴别手册》图文并茂,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入侵植物的鉴别要点、传播途径、主要危害和防治措施,而且还配有精美图片,短短的几天之内已发放了近百份,“乡亲们知道这些植物都是杂草,但并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该怎样有效地防治。”

  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详细地讲解了典型入侵植物的繁殖方式和传播过程,“治草也要抓住症结,有些靠根窜,有些靠风播种,了解这些对我们除草很有用!”庄头村的一位大爷满意地答道。

  “如果我们的成果能对学校和村民有帮助,再累我们都愿意!”王璐团队也将一直坚持下去,努力实现他们的入侵植物“侦探”梦想!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