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城市管理工作站”进驻社区
流动摊点、散养家禽、毁绿种菜、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疾既影响城市形象,也影响群众生活。居民电话投诉后,经由接线员派单,再到执法人员到现场处理,流程较漫长。为提高工作效率,变被动为主动,鼓楼区阅江楼街道实行城市管理工作站进社区举措,打通了城管工作“最后一公里”。
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2015年阅江楼街道在8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站长由社区主任担任,配备1名执法队员和2名协勤队员,主要职责是政策宣传、拆违控违、环境卫生、网格巡查、问题整改等工作任务,整合了社区资源,从源头处理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和矛盾。
社区城市管理围绕“宣传、受理、处置、协助、参与、服务”六个方面开展日常工作。每个社区都设有工作站办公室及人员公示牌,驻社区执法队员和协勤人员的联系方式均予以公布,同时发放联系服务卡,并建立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微信群。
工作站成立后,社区居民反映或投诉自己身边发现的城市管理相关问题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或接到市民投诉,都会及时分析,能直接解决的第一时间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则及时联系有关专业部门,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今年以来,共计接受和处理居民求助、投诉等问题2800余件。
新民门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接市民反映,光夏新村有一位独居老人在家饲养家禽家畜,垃圾成堆。工作站队员第一时间上门,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上报执法中队和街道办事处。最后,由街道联合公安、社区等部门向其反复宣传政策,再由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人员联系其住在江北的儿子,对双方耐心做工作。最终,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安排工人帮助清理杂物,安排防疫人员进行消杀,同时在八卦洲农场附近帮助寻找到了符合老人要求的房屋进行安置。不但解决了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还解决了这户家庭的幸福和谐问题。
去年夏天,在世茂外滩新城小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有少数住户擅自将天井部分填平,并占用设备平台搭盖违建。工作站立即联合社区召集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成员,耐心宣传有关法律法规,随后又协助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对当事业主积极劝导,让其自行拆除违建。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股私搭乱建的势头被成功遏止。
多伦路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主动联合辖区“昕多多”社会公益组织,把沿街商户吸纳为城管志愿者,开展“门前三包志愿服务”,店家在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的前提下,为参与平安巡逻、文明引导的“昕多多”志愿者提供打折优惠服务,提高了居民和店主共同参与城管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的建立,街道城管部门也有了深入基层的“触角”,能更加及时地发现情况,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城市管理的问题。今年的小区出新工作中,多伦路社区一对母女所住的院落经核查属于违建,应当予以拆除,经过了解,得知该住户的女儿患有白血病,生活比较困难。于是中队党小组主动结对,签订帮扶协议,每年由中队党员上门慰问两次。这种做法感动了他们全家,违建最终顺利拆除。截至目前,街道7个出新小区的拆违任务已完成95%,违建的自拆和助拆率达到100%,无一例强拆。鼓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