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文创星”陈永历史深处“一炮而红”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7-07 15:38:00

 

   中国江苏网77日南京讯 (记者 华诚)“三公”消费收紧之后,礼品业一夜入冬。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一家叫“永银”的企业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难道真有风水宝地庇护,还是另有秘诀?日前,刚刚上市的一款文创新品“一炮而红”就是一份颇有意味的答卷,让人充满期待的是8月底“永银”藏品南京旗舰店将在新街口一带露出“庐山真面目”,这也将是华东地区金银币藏品最丰富的店面。
文物铺子引来高校“练摊人”

六朝古都的南京城就像一个巨大的文物铺子。上个世纪90年代,在南京读大学的陈永被这个磁场深深吸引。从小爱资邮,方寸之间大有乾坤,看邮票的内容、设计、主题、甚至印刷水准。每年新邮上市,抱着小板凳到邮政局门前彻夜排队,双休日晃悠着膀子到朝天宫“鬼市”、夫子庙、清凉山文物市场穿梭“淘宝”,家中金银币“宝贝”越聚越多,他也乐在其中。只是南师大外文系的高材生陈永从来没有想过,哪一天他会把个人的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

1996年的陈永已经按部就班,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转移到隔壁的南京大学接待办上班,这一年他还迎来了第一个“宝贝”。孩子出生后,家中负担明显重了,让陈永担心的是几年后孩子上学的费用。他带着他的藏品悄悄去了“鬼市”练摊。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杨玉民说起第一次碰到陈永的印象:书生模样、腼腆。生瓜蛋子,但藏品瓷实、靠谱。用专业投资人的眼光,杨玉民花了4000元吃进陈永的一套黄河文化钱币。两人一来二往熟了,还给陈永推荐买家。老杨的眼光刁钻毒辣,吃不准的,陈永也会请这位老把式打打眼。

小半年之后,陈永结束了“鬼市”的游击战,转战大方巷,租了一节柜台继续“守摊”。有了固定阵地,渐渐有了回头客,只是要顾及上班,常常分身无术,只好请老婆、岳父临时上阵帮忙。三四年下来,陈永练就了“火眼金睛”,他认准的金银币的收藏之路越走越宽,名气在圈中越来越响。

误打误撞驶入礼品快车道


跨入2000年,陈永明显感觉到金银币收藏行情在变。团购者渐渐增多,开口就是几十、几百套要现货。公款出资定制纪念品越来越多,收藏和礼品业有了双剑合璧的态势。主营小家电、床上用品、收藏品的大大小小的礼品公司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从注册之日起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的“永银”公司在礼品业大发展的春风里驶上了快速道。陈永的金银币藏品大受欢迎,订单从全国各地像雪片似飘来,公司员工呈几何似增长,最多时达到了500多人,最好一年营业额冲到5.8亿元。1996年月工资拿不足1000元的陈永难掩内心狂喜,他也有点恍惚,这种爆发式的野蛮成长能持续多久?

2007年他从德国、日本考察归来,他看到德国的百年企业,几代人只做一件产品,把它做到极致。没有科研、设计、研发支撑的行业走不远,收藏业不能靠量取胜,更不能粗制滥造。他必须马上与礼品业切割,不然这匹脱缰的野马要把自己带到沟里去。

这一年,南京市继红火打造1912历史街区之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边上的1865又呼之欲出。陈永在成为1865创意产业园第一批入驻者,那是江南机器制造局最南端的车间改造出来的一幢四层小楼,他的办公室的窗外不远处就是高架桥,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昼夜不停。每次从楼梯进入办公室时,他都能感觉到它的悠长和深遂,又能明显感触到它的磅礴和活力,仿佛号准了它跳动的脉搏。

创意园里悄然布局换轨


   走在1865创意产业园中的陈永常有一种穿越感,好像冷不丁儿就与晚清哪位如雷灌耳的大人物擦肩而过。1841年“开眼第一人”的林则徐,被解职发配新疆,途经南京,与当时家居清凉山龙蟠里的思想家魏源见了面,两人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此次相会,林则徐做了他人生中又一个重大决断,将早年收集到的各地素材、文本、资料悉数留下,托付魏源编著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正是后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海国图志》。书中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国的历史政制、风土人情,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了中国近代现代史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朝一部分官员看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解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等人发起了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的“洋务运动”。

1865年,升任代理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局在南京城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正式奠基。

2007 年,搬进1865创意园的陈永作手为“永银”文化产业进行布局,并有意识踩刹车,为后面可能的变道作准备。

低端、抄袭的礼品大行其道,已经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程度。巨大利润刺激之下,行业倡导的创新和匠人之心就是一句好听的空话,但随波逐浪终究不是出路。

从金银币收藏起家的陈永很明白,一件成功文创产品的孕期很长,何时瓜熟蒂落要看天意。工艺品除了材质、造型等艺术禀赋外,灵魂深处的“精、气、神”才是关键。一个勤勉的年轻人凭着才华或许能够计设,但要经得住市场考验,要在历史的深处找到它的文化“根脉”。

 借道银行网点起死回生


陈永此前的担心并非多余。“三公消费”催化下的礼品业出现了虚假繁荣,肥皂泡被越吹越大,2012年达到了极限,之后瞬间破裂,礼品业掉入冰窖。

虽有心理准备,但尾大不掉,躲闪不及,“天价”低端藏品像击鼓传花游戏一般,陈永成了最后的接盘侠。当时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全国分公司24家,库存1.7亿元,贷款1.3亿元,每月基本费用支出1000万元。 订单没了,工资要发,银行跟着后面逼他还贷,这些年赚的利润变成了堆积如山的库存,刚刚富起来的亿万富翁陈永马上就要破产。

“永银”的出路是关是守还是转?

大转折时刻,他异常冷峻而理智。断腕、瘦身、保命,一套组合拳之下危机暂时退却。陈永判断,礼品业的暴利时代结束了,但金银币有着贵金属产品的属性,十年的疯狂,买家和卖家都忽视了这一点,踩低的门槛也坏了藏家的胃口。重塑信任和信心比金钱更重要,银行的优质客户成了他最后的一根稻草。

2012年下半年,走在破产边缘的陈永,拎着金银币藏品最后找到了中信银行。

天无绝人之路。一个月后,中信银行同意“永银”进入他们的贵金属产品柜面试水销售。这几款产品也是那次国外考察之后,陈永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华容道。

这条路启发了陈永,他一鼓作气,如法炮制,借道其它银行。5年来的坚守和精耕细作,“永银”的产品进入了全国30多家银行1万多家网点。

“永银”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历史深处打造“一炮而红” 

陈永的设计理念灵巧又笃定:提供具有投资、收藏、礼赠价值的文化产品。

循着这个思路,他设计了不少爆款。单个的外国钱币并无多少收藏价值,如果各取一枚再集体亮相就有了百花齐放的看头。循着这个思路,陈永的团队,用银子设计了一个花瓶,瓶子里插满枝条,那一枚枚钱币就挂在枝头,像挂满果实的柿子树,又像一副壁画,它还一个讨人喜的名字:有钱花。细细琢磨,令人忍俊不禁。

2017年是陈永入驻1865创意产业园的第10个年头。这一年的春天,一款“一炮而红”的文创作品呱呱落地。这是一门玲珑版的大炮,全银铸造,造型别致精巧,实木底座,令人爱不释手。这门炮的原型是中国第一门手工版轮移架退克鲁森式膛炮,造于1884年,37mm炮口径,2磅后装线膛。这也是洋务运动在江南机器制造局发展近20年的结晶,它的问世轰动朝野上下,最重要的是它佐证了洋务派“自强”、“求富”政治决断的英明。

陈永眼里,“一炮而红”诞生在152年后的江南机器制造局车间的旧址之上,成了洋务运动的一个历史符号。那款超大杀伤力的轮移架退克鲁森式膛炮最终没能大规模生产,但客观上起到了军事威慑力,成为中国近代火炮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历史车轮开进了21世纪,承载历史荣光的移架退克鲁森式膛炮火炮早成了古董,陈永和他的设计团队又让它“复活”了,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商家的摆件、礼赠,藏家的收藏都在讨一个“一炮而红”的彩头。

49岁的陈永就像一名久经沙场、攻城掠地的指挥员,焦急又耐心地等待“一炮而红”。


标签:

责任编辑: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