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匿名捐赠8年 姓名只填“宁某人”

来源:南京日报   2017-06-19 09:03:00

  南京日报讯(记者 梁圣嵩 马道军)“仅今年1月1日至6月16日,爱心人士对我院的匿名捐款捐物已达9次。”昨天,在刚刚搬家的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儿福院”),该院院长朱洪告诉记者。

  20多年前,有爱心人士在汇款单上署名“莫文隋”,资助南通两名贫困大学生,却一直匿名不显。后来,“莫文隋”(谐音“莫问谁”)渐渐成了匿名爱心人士的代称。朱洪说,实际上,在儿福院的几百名孤儿身边,一直就有“莫文隋”存在,而且不只一两个,而是存在一个可能彼此并不认识的群体。

  今年6月6日,一名老人的捐赠让儿福院工作人员记忆深刻。这名老人敲开了儿福院社教科的门,从贴身衣服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叠钱,仔细数了一遍又一遍,然后郑重地交到工作人员手上。

  “从报纸上知道,你们福利院马上要搬新家了,我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就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下心意吧。这1000块钱留给孩子,希望他们生活得更好些。”老人平静地说。

  工作人员在例行登记时,请老人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老人一再摆手,态度和善而坚决,“这点小事不需要张扬,实在不行,你们就填写‘宁某人’吧。”

  工作人员在与“宁某人”聊天时,得知老人年近八旬,家境并不富裕,平常生活非常节俭,每次出门基本都是乘坐免费公交,在菜场买的也是很便宜的菜。

  “等孩子们在新家住安稳了,我再去看他们。”临行前,老人向工作人员要了新院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实在不值得炫耀。他不留下名字,正是因为不喜欢那些浮华的赞美。你帮我,我帮你,相互守望,社会就该是这个样子啊,为什么要把正常当不正常强调突出呢?

  追问“宁某人”到底是谁,又是有意义的。正是在寻访之中,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宁某人”,讲述故事的过程,也是散播爱心、汇聚正能量的过程。我们可能不知道“宁某人”是谁,却不能对身边的真善美视而不见,他们的光芒或许微弱,他们向上向善的信念,却是支撑起这座博爱之都的脊梁。

  “宁某人”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群体、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只要心存善念,谁都可以成为“宁某人”,或许是你,或许是我。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