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专家学者对基弗作品的另类解读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4-07 08:37:00

  中国江苏网4月7日讯 3月11日,一场名为“凝固——基弗在中国”的基弗作品展在南京百家湖美术馆拉开帷幕。安塞姆基弗的名字在艺术圈颇具影响力,可是对于广大中国观众却是陌生的。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位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及其作品呢?南京多位知名学者、专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基弗作品的另类解读。

  基弗的艺术形式带有“专断”性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倍雷

  基弗的作品特征也只能属于基弗自己的,他的艺术形式带有某种“专断”性,即别人不可复制。说他是新表现主义,无非是将基弗与传统的表现主义蒙克(挪威)等人比较而已。材料方面跳出了传统油画所用的材料。西方绘画贯穿一个始终不变的脉络就是在形式上探索或求新,熟悉西方美术史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再有一点就是,基弗的新表现主义的“新”不同蒙克时期的传统表现主义,在于不是表现自我的个体情绪、情感的宣泄,而是表现一个群体的当下宣泄。他可能受到老师博伊斯的影响,博伊斯从二战的死神中走出来,他的“行为”与二战和他生命息息相关,这是诉求范围的扩大。基弗在老师的影响下,看到了表现主义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或情感的问题,可能含有痛苦的历史记忆感。这大概也是基弗作品总有“撕裂”的东西与形式“存在”在那里。

  面对过去才能唤醒记忆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史讲师 戴丹

  从1960年代出道至1990年代,基弗作品的主题主要基于德国文化展开,包括德国的历史、神话、文学、艺术史、音乐、哲学、地形学、建筑、民俗等。基弗在谈及二战时曾说道:“‘厄运’之后,人们认为在1945年我们再一次重新开始……这是荒谬的。过去被掩藏于禁忌之下,重新发掘势必会产生反抗和憎恶。”基弗认为必须要重视过去,发掘历史,唤醒记忆,唤醒的目的并非要改造政治,而是要改造自己。“面对过去”自1960年代以来成为了德国人智性生活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基弗通常被认为是一位与往昔法西斯镇压相抗衡的斗士。

  用远古智慧解读当代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傅丽莉

  废墟文化是基弗艺术的核心,无论是架上绘画、装置、雕塑还是戏剧创作,都表达过废墟的题材,但他之所以这么多年还让人津津乐道,是因为他隔几年就会亮相一批面貌一新的作品。如2009年基弗出人意料地转向戏剧,为巴士底歌剧院创作了《初始》,展开的是一片末日景象,塔下穿灰衣的女人敲打着砖块,舞台上有很多灰尘落下来,结尾处她们清扫满地的尘埃,渐渐消失在舞台的景深处。塔看似还是来自废墟(二战)的记忆,但灵感来自古希伯来文化中的宫殿书……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这样交织着多种意义,所以让人觉得很丰富。 综合

  常州大学美术学师生来宁看展 大师作品助阵艺术“户外课堂”

  3月的最后一天,ART100南京当代艺术空间一大早就迎来了一行50多人的学生团体。据悉,他们是来自常州大学美术学的学生,此行是为观赏南京正在展出的两个大展——“迎风——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72件原创雕塑作品中国首展”及“‘凝固——基弗在中国’基弗作品展南京站”展览。

  刚进德加展展馆就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用心,扑面而来一股淡雅的清香味,ART100 南京当代艺术空间负责人钱婷婷亲自接待了专程而来的师生,并以讲解员身份领着他们逐层参观了展馆。

  “为了能赶早来看展,大清早就集合了,大部分同学还睡眼惺忪呢。上了大巴,车开在路上就激动得睡不着了!”进德加展二层展厅前一位同学告诉记者。

  “此次展览现场共分为三层,一层为文献区和影像区,主要介绍德加的生平、艺术作品及相关的影像记录;二层和三层为雕塑展览场地,《十四岁的小舞者》在第三层独立空间单独展示。钱婷婷向同学们介绍,“展览涵盖了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72件雕塑作品,是百家湖文投集团董事长严陆根博士花重金用三年时间在德加艺术基金会的帮助下,从海外艺术机构收藏到的。此次展览不仅是中国首展,在国际范围内也是第一次。”

  带队老师刘德龙告诉记者,此次将课堂带进展厅是一个新的尝试。

  说到从常州到南京来看基弗展,刘德龙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方面是当代艺术展在中国还是比较缺乏的,基弗在当代艺术领域里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综合材料上的贡献,还是对传统文脉的挖掘,基弗对当代艺术家都有不小的启发;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课程的需要,正好我们也在上综合材料的课程,那么这个展览和课程又相对契合。”

  “我认为民营机构是大有作为的,因为它灵活性较大。这样办展就有很多的便利,民营机构做得好,能够推动整个国家的展馆建设,所以我个人对这种民营的美术馆是抱有敬意和期待的。”对于展地百家湖美术馆,他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