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骑车从元通到龙江,竟要过91道“坎”

来源: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   作者:薛玲 金震寰   2017-03-29 09:25:00

  大图:江东中路与河西大街交叉口南侧的“坎”最低处也有3厘米。

  小图:江东中路与奥体大街交叉口部分绿岛边缘设有缓坡。

  薛玲 摄

  中国江苏网3月29日讯 江东路是南京河西地区南北向的一条“主动脉”,宽敞的快车道给机动车的通行带来了便利,但对于骑车人来说,在江东路两侧慢车道骑行就没那么顺畅了。扬子晚报记者两次体验后发现,从元通骑车到龙江,竟然要过91道“坎”。

  扬子晚报记者 薛玲

  骑车无奈成了“颠颠乐”

  咚、咚……在江东中路、江东北路骑行,这是最熟悉的“伴奏声”,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声音,是由于每个交叉路口机动车拐弯道与慢车道的连接处,以及与道路中间的绿岛的连接处都有一道道的“坎”。骑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在这条路上骑行,过一会就得“颠”一下。

  江东路沿线的慢车道到底有多少道这样的坎?3月27日下午和3月28日下午,扬子晚报记者两次从元通骑行至龙江,数了一下大吃一惊,这段路竟然有91道“坎”。

  “拦路坎”高低各不同

  “过一个路口,起码要颠四下。”见到记者采访,一位骑着电动车路过的市民抱怨说,天天从这条路上走,感觉电动车都要颠散架了,不知道设计的人是怎么想的。江东北路上的“拦路坎”不仅多,而且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江东中路与河西大街交叉口南侧的“拦路坎”最低处3厘米,而最高处则达到10厘米。

  记者测量了江东中路与楠溪江东街、富春江东街、新安江街、应天大街等交叉口的“拦路坎”,有的高度在1厘米,有的2厘米,有的则有4厘米。

  非机动车驶向快车道

  在江东北路与奥体大街交叉口的绿岛,扬子晚报记者发现,部分绿岛的边缘处设置了缓坡,不过由于坡度不合理、施工粗糙等原因,骑过去依然感觉很颠。而在江东北路与应天大街交界口,由于南北方向单侧就有4个绿岛,记者骑车通过该路口,竟然被颠了十下。

  在该路口,扬子晚报记者还碰到了一位因为在快车道骑行被交警拦下来的市民,这位市民很无奈地跟记者吐槽,“慢车道如果好走,谁想跑到快车道上去啊。”

  一路体验下来,扬子晚报记者只在江东北路与松花江东街、汉江路交叉口发现,这两个路口绿岛边缘与道路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

  多说一句>>

  “坎”何时能抹平?

  多说一句>>

  如今,社会各界都提倡绿色出行,城市里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但城市慢车道的设计和施工中,却常见一些粗放、随意的现象,让骑车人在路上感觉不那么爽,江东路这91道“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例如,在慢车道骑车,骑着骑着路就没了;慢车道路口的水泥桩,夜晚骑车容易撞上去,等等。

  其实,把道路的接缝修得平整些,“降坎”、“减坎”,使其更合理、更便利、更人性化,从设计、施工角度来说可能也并非难事。说到底,这还是在考验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精细化程度。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试问相关管理部门,何时才能看到江东路上的这些“坎”被抹平,让骑车人一路畅行,免受颠簸之苦呢?金震寰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