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南京组织百场公祭活动
南京日报讯(通讯员 黄隽 记者 马道军)前天和昨天,我市迎来清明扫墓高峰,约138万市民前往各大墓园祭扫,寄托哀思。今年清明期间市民的祭扫方式更趋多元,其中全市将陆续组织不少于百场公祭活动,江宁、高淳更是第一次举办社区公祭。
“清明思先祖不忘恩泽,鲜花祭故人祈福永安。”昨天上午,在江宁区东山街道泥塘社区公祭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每位现场居民依次领取一枝菊花,并在祈福卡上写下对亲人的思念。伴随哀婉的音乐响起,诚明书院的老师组织举行祖先祭祀仪式。随后,参加公祭的上百位居民依次上前,将菊花敬献到公祭台上。
社区居民赵华告诉记者,他老家在江西上饶,去年,母亲因病去世,本想今年回老家扫墓,但工作太忙,社区组织的这个活动正好弥补了他的遗憾。
第一次参加社区公祭活动的羿立奎老人说,现在都在提倡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这样的祭祀活动很好,烧纸钱等方式太污染环境了,郊区也应该像主城那样,每年多举办这类公祭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了解清明祭扫的意义。
南京秋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江宁区东山街道去年在全省率先设置“节地生态葬推进项目”,该中心通过公益创投方式承接了这个项目。今年清明期间,中心尝试在泥塘社区举行公祭活动,希望为百姓提供一种追思故人的便捷、文明新方式。
另悉,3月23日,在市殡葬管理处的指导下,高淳区民政局、文化局联合在淳溪街道淳安社区红太阳广场举办首场大型社区公祭,该区144个村(居)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代表第一次了解社区公祭。当天,该区文化馆还献演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有民俗表演、二胡演奏、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殡改知识有奖竞答等则穿插其间。
据市殡葬部门统计,今年清明期间,全市共有上百场次不同层面组织的社区公祭活动,通过为亲人种植一棵树、敬一杯酒、献一束花、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健康祭奠方式寄托哀思。
市殡改办主任叶正生介绍,社区公祭不仅能有效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也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悼念亲人的新平台。我市从8年前开始推行社区公祭活动,此前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今年江宁、高淳首次举办此类活动,效果不错。目前,全市累计已有数万名居民参加了公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