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帝企鹅、北极熊、海豚…… 当起“地震预报员”

来源:现代快报   2017-02-15 09:30:00

  爱发呆的帝企鹅突然变“活泼”了,好动的北极熊爱“沉思”了……它们是生病了,还是要地震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南京新增了5个地震宏观观测点,人们熟悉的海底世界就是其中一个,给地震专家们当“地震预报员”的有:北极熊、帝企鹅、海豚、海狮等。“地震预报员”们的情绪晴雨表,每天都会集中到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员的手中。一旦它们出现情绪反常,南京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诊断”。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红艳 胡玉梅 实习生 舒越/文 施向辉/摄

  探访

  南京海底世界的动物们化身“地震预报员”

  呆萌的帝企鹅、调皮的北极狼、傻乎乎的北极熊……在南京海底世界,它们不仅是可供游客们近距离观赏的海洋动物,如今,它们还有另一个神秘的身份,就是“地震预报员”。

  这些“地震预报员”们是如何工作的?2月14日,现代快报记者特意赶到南京海底世界进行探访。在极地馆,为了实时观察“地震预报员”们的情绪,不仅配备了两个专门的地震观察员,每个动物玻璃房间四周还安装了很多监控探头,极地动物园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

  “极地馆有20多个摄像头,大部分是对着动物的,每一个探头的影像记录都会自动保存7天。”地震观察员曹莉介绍说,一旦“地震预报员”们出现行为异常情况,它们的影像信息将第一时间上报到南京市地震局,供专家研究分析。

  目前,海底世界内的动物已经全部纳入观测范围。不过,需要定期上报的,则是展出动物,包括帝企鹅、北极狼、北极熊、海豚、海狮、海豹等十多种极地动物和300多种鱼类。

  每天,曹莉和李真石两位地震观察员要轮流值班,观察“地震预报员”的微表情。她们从入口开始,绕着整个场馆巡视两圈,走到需要被观测的动物处,要停留几分钟观察。不管有没有异常,这些动物的表现,每天都要通过QQ上报到地震部门,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个月初,观察员们还要把一个月的观察情况制成表格,打包上报。

  帝企鹅不发呆、北极熊变文静属“反常”

  海底世界的动物们,看起来都萌萌的,而且,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比如帝企鹅爱发呆,北极熊特淘气……

  地震观察员们每天要留意海洋动物们的什么“微表情”呢?曹莉说,主要观测动物们的精神状态、食欲和排便情况等。

  去过海底世界的都知道,北极熊和帝企鹅可是这里的“镇馆之宝”。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观察员和一线饲养员们的眼睛。在极地馆,游客们隔着玻璃能够看到,壮硕的北极熊正在泳池内欢脱地玩水,一刻也不闲着。住在北极熊对门的,是帝企鹅一家四口,相较于活泼的北极熊,企鹅家族们正“扎堆”发呆,十几分钟过去了,可能脖子酸了,一只帝企鹅快速摇晃了几下脖子,接着继续发呆。

  “帝企鹅总发呆,北极熊总是动不停,那就对了;它们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天天都这样。如果帝企鹅不发呆了,变得活蹦乱跳了;北极熊突然变文静了,蔫了吧唧的,大便不成形;北极狼夜间不叫了,白天也变得焦躁不安;鱼群游得没有规则,开始横冲直撞……这些要引起特别注意了,那就是异常行为。”曹莉说。

  行为反常≠地震要来了,也可能是闹脾气

  和极地馆的动物们打交道多年,曹莉对各种动物的小脾气了如指掌。

  曹莉说,有的时候,动物行为反常,也有可能不是地震前兆,而是“闹情绪”或者生病了。一般来说,上报给地震局前,要经过事先的甄别才行。如果真的是异常行为,地震部门会很快派专家来“诊断”。

  “看,那只海豚不理训练师!”14日下午,在海豚表演现场,一位小朋友叫着。这是不是海豚的异常行为呢?曹莉说,这其实是海豚“闹脾气”,一点也不奇怪,“别看海豚平时笑眯眯的,像是‘微笑天使’,一旦它们耍起‘脾气’,可是相当倔的。”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很多鱼类游得都是有规则的。”曹莉说,全身灰暗的石斑鱼,常年“潜伏”在海底下层的岩石和礁石附近,仅在捕食的时候,会往上游。“石斑鱼如果变得躁动,没有沉在海底,甚至是漂到水面附近,那就要多加关注了。”据了解,截至目前,南京海底世界还没有观察到与地震相关的动物反常行为。

  追问

  动物靠什么预知地震

  哪些动物比较“敏感”

  

  动物靠什么预知地震?科学家说,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和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人耳听到音频每秒钟仅为1000次至4000次的声波,而猫、狗和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万次的声波,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秒钟超过10万次的超声波。就连蟑螂,也有“秘密武器”,它的一对尾须上覆盖着2000根密密麻麻的丝状小毛,小毛的根部构成一个高度灵敏的微型“感震器”……正是动物们这些敏锐的嗅觉、听觉,造就了它们对地震的预知能力。“地震前,地壳会释放出一些能量让动物捕捉到,受到感官刺激后,会出现一系列宏观异常现象,比如蛤蟆活动、鸡上树、牛羊不进圈、井水浑浊冒泡等。”江苏省地震专家说。

  上世纪70年代,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做了一组调查,调查显示有58种动物在震前确实有异常反应。1975年,中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地震前的一个半月,许多动物都有异常表现:冬眠的蛇出洞,到了晚上鹅乱叫着不肯进窝,有的还飞起来;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人们看见成群的老鼠在仓皇奔窜,一些地方还出现100多只黄鼠狼大转移……

  去年南京两次微震

  它们感受到了吗

  “动物反常,可能是受到惊吓,也可能是地震前应力场的变化导致的。”江苏省地震专家说,不是每次地震前,都会引起动物异常,而且,不能仅仅靠一两种动物的行为异常就给出判断。

  去年,南京发生了两次小地震,2016年1月27日建邺区发生了2.2级地震;2016年11月13日江宁区发生1.9级地震。南京市地震局的相关负责人对现代快报记者说,当时,所有宏观观测点都没有监测到动物们的异常行为。据介绍,动物的异常行为在地震预报上,是地震预报的一种辅助手段。目前,南京一共有19个宏观观测点,作为“地震预报员”的有猪、羊、狗、鸡、鸭、鹅、鸽子、蓝孔雀、梅花鹿、金丝猴、长臂猿、海洋动物等等。“如果一个宏观观测点的动物出现行为异常,还不能就作为地震异常前兆,还要看其他观测点的动物行为,以及前兆台网的观测数据。”南京市地震局的相关负责人说。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