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她坚守港城环卫一线!
中国江苏网3月23日讯 每天,当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中,他们已经用勤劳开启了港城的黎明。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辆三轮车,汗水和着灰尘流淌,环境在他们手里整洁起来,城市在他们手里美丽起来,他们就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
凌晨4点,市区茗馨花园安置房内,50多岁的封巧玲已经和往常一样,开灯起床了。害怕吵醒同住的女儿,她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洗漱后,拿着手电筒匆匆地出门了。从车库带上扫把、簸箕和手套等工具,就立刻骑上三轮车赶往中央国际附近的工作地点。
这样的日子,封巧玲已经过了36年,凌晨4点半出发,7点之前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打扫干净,并指导负责片区内的环卫工人完成清扫工作。
编者按
今年1月初,“连云港发布”推出了《直播连云港》第一季——《走基层为春运》系列报道,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直观地呈现执勤民警、上水工、售票员等春运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并通过两微一端进行全方位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今天,“连云港发布”《直播连云港》栏目正式启动第二季——《走基层凌晨时分》系列报道,记者将走近环卫工、急诊医生等凌晨时分仍然忙碌在一线的普通港城人,展现他们为建设“强富美高”连云港所做的努力。
扫好地其实不容易
干好环卫工作不容易,不仅要有特别能吃苦、能忍耐、能奉献的坚强意志,还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
记者在体验时感受到,清扫路面比平时看起来困难得多。无论是扫帚的重量,还是对于灰尘的聚集,都比在家打扫卫生要困难得多。“把腰直起来,这样腰不会太累”,“你要顺着扫,能把灰尘扫到一起去!”体验中,封巧玲不断给记者传授着扫地的技巧。而这种指导,其实是她工作的常态。
她的工友介绍,封巧玲不仅勤学苦练、摸索掌握清扫技能,还把清扫工作中的窍门详细地讲解给姐妹们听,经过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导,全班姐妹的清扫技能不断提高。正是通过这种细心的工作方法,封巧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和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环卫工人,用真诚把每个环卫工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
她一直在环卫一线
1982年,16岁的封巧玲与其他20名青年投身于环卫这份特殊的行业,从事道路清扫保洁作业。三个月后,大部分人忍受不了这份工作的辛苦与工资待遇差,纷纷离开了,但她恰恰是留下来的那一个。
对于封巧玲来说,每天凌晨5点到岗,早饭都来不及吃就投入工作,忙完后在路边简单买点吃的把早饭凑合过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她却把这一切当做一种使命,一份责任,全心全意地去把道路清扫干净。
封巧玲的身体并不好,平时一天的清扫保洁忙下来,累得疲惫不堪,几乎没有力气干家务活,丈夫经常埋怨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却不顾家。封巧玲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尽力干好,我心甘情愿地为城市‘美容’。”就这样,她在环卫一线坚守了36年。
做卫生城市守护人
在中央国际的北门广场,封巧玲一边清扫地上的垃圾一边告诉记者:“以前经常会遇到不理解我们环卫工人的情况,现在好多了,特别是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以后,乱扔垃圾的市民明显少了。”清理完路面和广场,封巧玲又赶紧来到路对面的一个KTV门口,把成包的垃圾清运走。当记者问她早上干这么多活累不累时,她说多干活倒没啥,就是希望市民都能爱护环境卫生,维护好港城卫生城市的形象。
封巧玲与丈夫都是环卫工,丈夫出车祸后,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比较困难,单位和工会给了她很多帮助。采访之余,记者问封巧玲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说:“作为环卫工,我只想尽最大努力把卫生打扫好,回馈社会关爱;作为一个母亲,希望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家人,为自己的小家多尽一点力。”
30多年的春夏交替,30多年的风雨无阻,解放路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她流下的汗水,记载着封巧玲30多年的工作岁月。“寒来暑往一身汗、春夏秋冬一身灰、雨雪冰霜一身水”是封巧玲及其他环卫工人最真实的写照。凌晨时分走近环卫工人,我们感受到了一份艰辛,一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