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江 通讯员 夏燕红)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并解读《连云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我市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从整体上谋划全市到2035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我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将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意义十分重大。
《规划》指出,在发展目标与空间规模方面,我市将落实国家和省对连云港市的战略要求,深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为“‘一带一路’强支点、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美丽宜居山海城市”。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490万至515万人,城镇化率80%;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46.84万亩。
根据《规划》,我市将强化“一带一路”强支点腹地聚合,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强化与中西部城市联系,将连云港港口打造为共同出海口,持续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全面融合,建设长三角港口群北翼强港,衔接落实产业升级转移,共同打造一批空间高度集聚、产业高度协同、供应链高度集约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参与淮海经济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协同,强化与苏鲁沿海海洋经济的协作。
对于市民最关心的各县区相关规划,我市将依托连云城区、赣榆城区及4个滨海风情镇、5个滨海特色示范村,打造滨海风貌城镇带,围绕“活力”“魅力”“实力”三大主题,打造“蓝湾百里”美丽生态风光带,突出海洋、能源、文旅产业特色,打造沿海绿色产业集聚带。沿海岸线由北向南构建柘汪临港产业功能协调区、赣榆产业融合与生态功能协调区、连云中央活力与生态功能协调区、徐圩新区—两灌临港产业功能协调区;中心城区将延续“向东向海”的空间发展脉络,进一步发挥城市集聚效应,依托各组团内国家级产业发展平台,构建连云、海州、赣榆、徐圩四大组团发展格局,强调“组团内部有动力、组团之间有合力”导向,构筑“一湾、两脉、三核、四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