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7日连云港讯 “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港储项目码头工程,获评江苏省级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达标项目!”日前,得知项目获此殊荣的消息,中交三航局盛虹码头项目部响起阵阵欢呼声,全体参建员工历时619天的不懈奋斗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该项目是江苏省首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是江苏省重点水运建设工程。位于国家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建有1座江苏省首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和4座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及配套辅助设施。该项目建成后对打造创新型全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品质工程重在“品”,贵在“质”,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作为全国首例开展装配式高桩码头试验研究的工程,“以创新提升品质”一直是中交三航局盛虹码头项目部的初心坚守。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港储项目码头工程在传统高桩码头基础上,实施了装配式桩帽制件、安装。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入打造品质工程样板,为新时期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的基础设施支撑。

在预制桩帽的过程中,因为是国内首次创新试验,项目部没有经验可寻。由于施工现场没有圆形的模板,在试验阶段又不便专门定制钢模板,模板制作成了横在项目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该项目总工刘鹏提出将传统的海上现浇桩帽转为在陆地上利用定型钢模板制作桩帽侧模,制作可拆卸式结构的内腔模板,难题得到解决,后续施工稳步开展。
在节点连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前,质量控制上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预制桩帽和桩的节点连接质量,关系到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不似以前现浇桩帽一贯使用的钢筋结构,要严格把控预制桩帽与内腔混凝土的连接质量。”技术交底会议上,项目部多次组织召开团队专项会议,探讨细节,反复研究,最终确定用电焊方法把型钢结构固定在桩芯钢筋笼上,与桩芯钢筋笼一起安装,并对型钢垂直度、平面位置偏差等进行检查,确保位置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浇筑桩芯混凝土。在型钢结构正式施工前,项目部还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和焊后热处理等各种参数的有效组合,以满足一级焊缝等级要求,保证桩帽与内腔混凝土的连接质量。
装配式桩帽试验研究的成功为全国首个全装配式码头——徐圩港区六港池64#-65#液体散货泊位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港储项目码头工程和徐圩港区64#-65#液体散货泊位工程,项目团队还形成了《装配式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装配式高桩码头施工关键技术指南》《高桩码头工程耐久性提升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3项成果编制。

回顾过去这两年项目部所获得的成绩,中交三航局盛虹码头项目经理周厚亚说:“我们会以本次创建江苏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契机,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打造交通强国品质工程样板做出更大的贡献。”(张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