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4日连云港讯 他双眼残疾、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仅存微弱(被专家称为“悬崖上的烛光”,随时都可能熄灭);他身残志坚,不忘初心,排除万难,砥砺前行;他带着病痛坚守在教学一线,扎根乡村课堂,转眼已26年;他的职业信念是“独目执教育人才,报答桑梓寸草心”。他就是东海县青湖中学历史教师——王生亮。
王生亮,男,1968年10月出生,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91年参加工作。1995年,王生亮被查出双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晚期,后虽经三度手术治疗,视力也仅存微弱,平时视物不清,而且时常伴有头痛,这给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可他身残志坚,没有退缩,始终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凭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拼搏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独目执教育人才,报答桑梓寸草心”的职业信念。
近三十年来,王生亮一边与病魔作顽强斗争,一边克服重重困难潜心于教学研究,加倍努力,没有放弃自己心爱的教学工作,付出了多于正常人数倍的努力。工作中,他凭着双眼微弱的视力,每天与放大镜为伴,读教材、制课件、改作业,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睁大着胀痛的双眼,伏案近瞄、精批慢阅。争强好胜的他唯恐因身体原因而教法不当、落于人后,常常起早贪黑、秉烛夜战,同事们一节课的工作,他往往要耗费大半天。他的休息时间很少,在课余时间里,他不是在伏案执镜批改作业,就是在教室中与学生点拨解惑。正是在他的辛勤耕耘下,他教出了本校历史学科最优异的成绩,在历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在2020年中考中,他所带的整个初三年级历史成绩更是创青湖中学近年来中考的最好战绩。他被视为青湖中学展现正能量的一面旗帜,受到了校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生亮几乎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他每天总是提前来到班级,开好门窗,等候学生;他所带的历届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为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他不顾视力微弱,经常蹒跚地行走在家访的道路上。有一年秋天的傍晚,外面细雨濛濛,王生亮到一位准备辍学的学生家里做工作;经过几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那位学生终于放弃了辍学的想法。回来的时候,由于天黑路滑,视力不清,王生亮被过往的汽车撞倒,左胳膊骨折了,住院一个多月。当那位回归课堂的学生手捧鲜花到医院里看望他时,大声哭喊:“王老师,我错了,我一定好好上学!”这时候,王生亮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平日里,王生亮关心关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用爱与学生沟通,对学生严而有度、活而不纵。班上所有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他都了然于胸。他深深懂得“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只要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一定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正因为有了爱,学生懂得了学习的珍贵、感受到了班集体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也使王生亮倍受鼓舞,干劲更足。2014年,他撰写的论文《用心灵摇响心铃》在东海县德育案例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8年5月,他应邀在东海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上作了题为《师生共创班级德育氛围》的报告,深得大家的好评和认同。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王生亮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业务上,勤于动脑、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尽管他的视力残疾,制作课件费时费力,但他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有精心准备的课件、让每一节课都上的很精彩。面批作业,眼睛看不见,他就让学生读给他听;课堂上,他先让学生将历史事件讲给他听,然后再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深入探究。正是由于他不顾自己眼疾的痛苦,扎实做好备、教、改、辅、考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他所教的学科成绩在全县的排名中始终位列上游,先后多次在全县教研活动中开设题为《中考试题的选取与整合》《农村中学如何抓中考历史教学》《干戈不息》等讲座、报告和观摩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王生亮通过自己的辛勤不懈努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先后有10多篇论文荣获省、市、县级奖项,两次完成了市级课题;在各类教师教学评比中,他先后取得了全县高中历史说课一等奖、历史专业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首届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综合实践课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王生亮那份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执著和热爱,用实际行动演绎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人事迹,深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称赞。他先后获评“县优秀园丁”、“十佳魅力晶都教师”、“感动东海教育人物”提名奖、“最美东海人”、“最美追梦人”、“东海县新时代十佳师德模范”、“连云港市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21年9月,王生亮又被评为第六届东海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生亮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默默地履行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用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完美地诠释了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深刻内涵。(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