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东海桃林镇落实“三项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20 16: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20日连云港讯今年以来,东海县桃林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三项机制”精神要求,健全和完善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在基层工作中的运用,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使全镇干部风气焕然一新,为全镇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鼓励激励,激发干部内生动力。注重完善鼓励激励机制提升干部工作效能。结合桃林镇实际情况,围绕树立先进典型、考核奖励、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制定《桃林镇党员干部鼓励激励实施细则》。以乡村振兴工作为基础,结合疫情防控、富民兴村等重点工作,全方位、多层次严把考察关口,选用提拔在基层工作中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皇城村退伍军人马小光同志作为,多年来扎根基层,一心一意为民谋服务,踏踏实实为村谋发展,获得群众一致好评,今年镇党委落实激励奖励政策,明确该同志当选作为皇城村“一肩挑”人选,并成功当选,且当选为桃林镇第十六次党代会代表,大大激发了其他村党组织书记的干事热情。根据“三项机制”实施细则、考核办法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5个单位,给予集体表彰奖励,对成绩突出的4名干部,优先推荐为县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提升了镇村干部荣誉感和使命感。

容错纠错,解除干部后顾之忧。为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建立干部容错纠错免责机制,镇党委明确了具体工作中的免责情形,纠正“求稳怕错”“做多错多”错误观念,严格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为公与徇私的界限,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切实为敢想敢干能干的干部保驾护航。白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元武同志在村集体闲置土地发包合同签订过程中因失误导致白岭村委会与承包方签订的合同中转让土地面积和实际中标土地面积严重不符,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鉴于其主观上是为了加快推进该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且无营私舞弊、暗箱操作等情形,事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经桃林镇党委研究,《东海县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第六条,决定对其予以容错减责,给予诫勉谈话处理。通过规范的容错纠错机制,不仅尽可能消除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

能上能下,畅通干部流动渠道。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定期研判和谈话制度,综合研判情况、目标考核和群众反映情况,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用起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畅通干部上下流动渠道,让有为者上、无为者下。今年共对3名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村干部予以降职调整,4名曾因党纪政务处分而降职的干部因本年度工作出色而获得了提拔重用。有了能上能下的标尺,有效激发了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性。同时完善“能上能下”后期帮扶工作机制,对想干事但能力不足的干部的加强业务培训,对思想滑坡的干部及时予以思想教育,让这些“下”的干部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改正,重拾干事创业的热情。(李蕾)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