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连云港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队用心用情织就“法治之网"
2021-12-17 10:53:00  来源:连网  
1
听新闻

高墙内,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连云港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队。她们以非凡的毅力和崇高的品德,承担了全市女性在押人员集中关押的高负荷的压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像的种种困难。她们是极不平凡的特殊警察,有对党和人民的大爱,有世间最悲悯的情怀。为了教育挽救迷途的浪子,陪伴她们“成长”,却一再缺席自已孩子的成长;为了温暖在押人员冷酷的心灵,她们一再冷落了家人。在人人都害怕被遗忘的时代,她们低调、沉默,胸中纵有万千丘壑,内心却是静水流深。

自成立之日起,管教大队坚持以“规范”为经,“温情”为纬,织就了一张“春风化雨、点亮心灯”的法治之网,在实现她们的职业价值追求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近年来,她们"守正、崇法、致新",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多次获得省、市表彰。2019年3月,女子管教大队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2020年12月,被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2021年2月,被连云港市妇女联合会授予2020年度“三八”红旗集体。

传承——素质强警 筑牢根基

自成立以来,这个集体以强大而包容、坚韧而温情的胸怀,培养、流转了一名名优秀的管教民警,每一名成员在加入这个团体时抱着自豪和喜悦,离开时满怀深深的眷恋和祝愿。

在新成员加入之初,大队长会给她们看大队的“日志”——在最初的手写日志里,渐渐褪色的墨迹和微微泛黄的纸张,默默讲述着这个集体的初心;如今的电脑日志,愈加规范细致,元气充盈。这十多年的传承,凝筑成了她们敢于叫响“人人都是一面旗帜”的底气。女子管教大队共有三位女警,其中有两人是双警家庭,丈夫都在基层所队工作,另一位女警的丈夫在卫生防疫部门工作,疫情时期工作任务极为繁重,“白加黑”、“5+2”是工作常态。双方工作岗位特殊,导致夫妻聚少离多。在困难面前,她们总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为大家,舍小家。大队长李青常说:“对家庭没有悉心照顾我很惭愧,但警察和警嫂的双重身份是我无悔的选择,我相信家人会理解并支持我!”她的话感染并鼓舞了这支队伍,引领大家一路向前。

党建和业务始终是这支队伍的生命线。除完成“规定动作”之外,每年的总结,大队都会更新《女子管教大队全面从严治党负面清单》,与时俱进确保队伍的纯洁性,大家分外珍惜汇聚集体之力而得来的弥足珍贵的团队荣誉,悉心呵护、助其茁壮。业务上,大家各自发挥法律、管理、心理等各专业的强项,互相助力,将“单兵作战”之勇汇聚成“联合作战”之神,在工作中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同心——勇挑重担 所向披靡

面对抗拒管理、精神异常的人员,团队发挥集体力量,采用“惩罚、教育、感化”的方式,多元化开展工作,在一次次群策群力、矛盾化解的过程中,管教民警们不仅提升了业务能力、收获了同心战斗的情谊,更坚定了从警初心。

李某,因犯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入所羁押初期,她采用绝食、打坐、缄默的方式软抵抗,三名女子管教民警全员上阵,轮流找其谈心:跟她讲科学原理,讲合法宗教的特征,讲“邪教”的实质和恶行;向办案单位了解其家庭情况后,打出“亲情牌”——监室关押着与李某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同龄的未成年人,她们走上犯罪道路,与母爱和教育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系,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很可能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终身无法弥补的可怕伤害,她的内心有了些许松动。管教民警“乘胜追击”,经过“会诊”,认为李某因绝食身体虚弱,积极为其申请“病号餐”,每餐专门送给李某。一个多月后,李某有了明显转化,慢慢服从管理,被平稳投送至女子监狱服刑。后来,一封李某来自狱中的感谢信,传递了一份对女子管教大队民警让她重新走向新生活的真挚感激。

新冠疫情给监所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同时也是成长的催化剂。疫情防控期间,团队在疫情防控、规范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以实际行动具象了“主人翁”、“守夜人”和“引航员”的角色担当。

温情——弘扬正气 润物无声

女子管教队对家庭经济条件差、智力低下、重情重大的“弱势”在押人员,给予特殊的关爱,弘扬正气为监管工作注入了一丝温情,对在押人员的安全稳定、思想矫正起到积极作用。

王某,2017年6月,因故意伤害案致其亲属两死一重伤被刑拘。在所押间,家人态度冷漠,重刑可能性大,导致王某心理压力极大、情绪喜怒无常,并有自伤自残倾向。在女子管教大队长的工作字典里,最重要的就是“诚”和“爱”两个字。每周与王某正面谈心,尊重她的人格,允许她的脆弱、倾听她的诉说,因势利导扭转了王某的悲伤厌世情绪,并让其主动放弃了自伤自残的念头;生活上及时关爱、帮助到位、不失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三年多来,王某从内心和行动上都接受了法院的死刑判决。2021年4月执行死刑前,王某抱住大队长的大腿泪流满面:“家人放弃我,不愿见我最后一面,但是,这么久以来,管教没有放弃我。我真的还舍不得这人间的美好,更不知道怎样来报答您的恩情!”在场人员看到后,无不动容。

致新——筑梦征程 不负流年

在规范化、人性化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如何再将工作推上新的台阶,这是女子管教们思考的问题。《庄子﹒列御寇》讲述了一个“屠龙之术”的故事:朱泙漫花了三年时间学会了屠龙的技能,然而事实是世间并无可屠之龙。世人看来有点讽刺意味的故事,用在教育工作上却可以有另一番解读:教育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抱有功利之心是学不到也不会去学“屠龙之术”的。教化不能立竿见影,甚至显现不出效果,但是将教化植入人的内心,在悠长的时光缝隙中洒下善良的种子,安心待其生根发芽,总会有喷薄汹涌的一刻。

女子管教大队每月召开专题工作研讨会,统筹推进法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提升,打开了女子监管新局面。管教民警组织编印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女性及未成年人法律教育读本》等在押人员教材,并列好每周学习计划,强化在押人员的法制观念;在室外活动、集体查监等活动中,给出一方让在押人员展示自己的舞台,强化她们的存在感;根据各监室人员结构、文化程度等特点,举办新春联欢会、书法绘画大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演讲大赛等,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强化在押人员的自我认同感。管教民警欣喜的发现,监室人员的精神世界充实了不少,主动向管教申请学习内容,利用坐铺学习时间学习;每日号务会的发言已经再也看不见消极敷衍的言辞;监室里为了鸡毛蒜皮之事争吵不休的局面渐渐销声匿迹,监室人员相处更加和谐,风气更加清正。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