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9日连云港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连云港市郁洲街道秉承“党建带群建、群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巧用党员“渗透”模式、“家长”模式、“保姆”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切实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增强党组织的老年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辖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实现“黄昏无限好,不为黄昏愁”。
以党员“渗透”模式,延伸党建触角。因地制宜,结合社区资源,在东苑高新社区建成115平方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共20余项定制项目为主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呼吁党员到关键服务环节,通过以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社会组织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社区党员志愿者和义工为补充的“四社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党员的培养、考核,有效促进该中心管理与基层党建工作同步、社会组织孵化与党组织发展同步、社工培育培养与党员管理服务同步。
以党员“家长”模式,立足规范运营。采取“公建民营”运作模式,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基层党组织进驻监督,将辖区医疗卫生、文化团队等多方资源整合进养老中心。通过明确“入家”条件、选好“当家”掌柜、优化“居家”环境等方式,研究制订服务内容、流程、管理制度等通用标准体系。发挥好党员作为“家长”的作用,按照“1名党员干部联系1名工作人员,1名工作人员联系一个服务区”的模式,细化党员职责任务,强化党员负责养老服务质量的“保障制”。
以党员“保姆”模式,强化为老服务。将党建优势转变为服务优势,依托椿辉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建“爱满东苑”、“颐养东苑”、“乐学东苑”党员行动队,每周定期对老人进行上门走访,随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保证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起居不便、卧床不起、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依托“3+X中央厨房”,统一标准配备菜式菜量,由党员志愿者定时上门送餐服务。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看望独居、空巢老人,给予其精神慰藉,减少孤独感,当好老人的“开心果”。(魏玉东 刘丹 王雅萱 宋靖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