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东海双店镇:小百合“种”出亿元大产业
2021-09-25 10: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25日连云港讯秋分时节,气候温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棚百合种芽落谷时,全国三大百合重点产区之一的东海县双店镇百合产业基地4000余栋温室大棚百合相继进入的“农忙”时节,迎来了播种的“春天”。

在北沟村华全鲜切花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只见经过冷库催芽培育的百合种芽煞是喜人,社员们有的起垄,有的下种,有的浇水,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他们身后,一畦畦、一行行、一株株露出土层的小“黄芽”整齐划一,展现一幅致富新希望。

“百合种植是咱大伙公认的致富‘短平快’好项目,从种到收,仅需要120天左右,忙在两头,中间管理较为轻松。一栋百合种好了,刨去成本赚个五六万元没问题,今天咱家的19栋百合种植即将播种结束,这要感谢村党组织为咱们送来的致富‘大元宝’。”合作社当家人单华如是说。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北沟村气候条件、土壤结构适宜百合种植,早在2000年村里就有村民利用大棚种植百合,市场前景也相当不错。尽管如此,村党支部要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富民产业,还是颇费一番周折。大部分村民认为百合种植投入高,没有种植经验,市场风险大,不敢贸然行事。早在2006年就种植百合的北沟村党员冯维涛说:“说实话,当年老支书范景贵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村民进行高效种植,村民都是半信半疑。后来我们想,说破嘴皮子,不如干出个好样子,于是范支书干脆自己建了4个温室大棚种植,其他党员也不甘落后,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赚。一番实践下来,奇迹出现了,一亩百合带来的效应是传统种粮的十几倍,这下子,村民口服心服了,一个个争先恐后流转土地兴建高效温室大棚,一户户比学赶帮超种植起来了。”

为切实改变村民各家各户、分散零散、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村党支部抓住时机、顺势而上,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了百合种球农业龙头公司、组建了花卉农业服务公司、组成了百草园鲜切花专业合作社,利用智能温室进行“百合新品种试验栽培”,把全村所有百合种植户聚集在一起,捆成捆、抱成团,实行“五统一”,众人划桨开大船,做大做强百合美丽产业。针对种植百合前期解决种植百合前期投入资金的问题,村党总支又以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搭建融资平台,创新“县乡政府+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农户”的“五方联动”金融支农新模式,组建东海村镇银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破解花农贷款瓶颈。近年来,村里已累计协调支农贷款200万元,解决了花农的燃眉之急。

让优质香水百合插上“农村电商”的翅膀,双店镇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电商物流中心,配套建成了育苗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等,开发实践“花直达”云店智慧网络销售公益平台,开设网红“直播间”进行互动“叫卖”百合产品。2020年春节前后,在不少农产品都因疫情影响而大量滞销的情况下,双店百合却一路高歌,供不应求,实现网上销售百合3.5万单。

依靠党建引领,党员大户示范,双店镇从2000年仅有的40栋鲜花大棚、占地不足40亩,到现在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2.3万亩,以北沟为中心的鲜切花基地辐射10个自然村,百合产业一天天发展壮大,长成了“富民大产业”。目前基地拥有木门、铁炮、西伯利亚、东方系列、OT系列等200多个香水百合新品种,是省内唯一品种最多、品种最新、品种最全的百合生产基地。

2015年,双店百合花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获评“中国鲜切花第一镇”和“中国花木之乡”荣誉称号,以百合高效特色种植为主打的鲜切花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中百合花销售占据上海市场份额的70%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不仅带动3000花农、市场经纪人致富奔小康,还让村里的“农把式”、留守妇女家门口从事农事劳务赚“外块”。这不,眼下有400多“钟点工”,不是张家找,就是李家请,你争我抢“钟点工”成了基地里的“香饽饽”,每人每天可赚八、九十元。 (宋彦伟)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