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7日连云港讯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镇始终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来抓,突出红色味、乡土味、时代味,使广大党员愿学真学、入脑入神,提升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红色味,办好“三个课堂”。石桥作为革命老区,蕴含着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为党员教育厚植红色基因。一是办好“红色课堂”。开展“读红色经典、讲党史故事”“歌声中的党史”“党史故事在石桥”等专题活动70余场次,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播放红色旋律,带领全镇党员回顾百年党史,汲取信仰的力量。二是办好“实景课堂”。深挖小沙东海战纪念碑、杨洼民族英雄纪念碑等本土红色资源,举办“学党史,祭英烈,革命薪火代代传”等活动,组织20余批次、7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接受教育。三是办好“访谈课堂”。开展红色寻访活动,深入挖掘老党员、老军人、老支书的先进事迹,录制寻访视频20份,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争当先锋,对标典型悟初心、强担当。
突出乡土味,做好“三个载体”。石桥镇位于江苏“北大门”,沿海、平原、山区各占三分之一,独特的地形风貌造就了石桥镇渔民、农民、山民并存的特殊情况。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别党员,因材施教、因人施策,确保教育更精准、更务实、更有效。一是休渔不休学。利用休渔期间“船在港,人在家”的良好契机,在沿海渔村开展“党史‘码’上学 休渔不休学”活动,送学到码头、上船头。二是务农不误学。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小广场等地设置党史学习专属二维码展示牌,让党员随时随地,轻松扫一扫,就能及时全面系统学习。三是离家不离学。针对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大、集中难的实际,借助新媒体平台,建立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热点,理论学习随身进行、“指尖”掌握。
突出时代味,搭建“三个平台”。始终强化“党员教育姓党”的政治属性、“党员教育为民”的时代属性,让党员教育成为淬炼党性的大熔炉、凝聚群众的大平台。一是搭建主题平台。固化“1+6+X”主题党日制度,一月一主题,创设自选动作,采取观看教育片、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多样活动,增强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二是搭建研学平台。挂牌成立赣榆区第一家镇级党校,联合江苏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乡村振兴专干研究所,开设“乡村振兴专干说党史”等专栏,进一步提升党员教育的质量水平。三是搭建服务平台。把学习教育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成立党群公益联盟,开展“百姓难题”大调研,针对农村、机关、窗口服务单位、“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实际,深化“三带、三比、三争、三创”等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