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7日连云港讯 “我今天讲的题目……不到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近日,灌南县发改委王靖一堂题为《军民融合“十四五”主要任务》的讲课,收获了全委同志异口同声的好评:“对历史的引用很到位,对我们现在的工作也很有指导价值。”
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灌南县发改委积极创新学习“打开方式”,通过实地体悟、“发改讲堂”等多种方式,线下线上齐发力,让党史学习教育从“指尖”延伸到“心尖”,更有趣味性也更“鲜活”。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不折不扣的政治任务,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学习形式的照本宣科,学习效果必定大打折扣。”灌南县发改委主任秦永春表示,“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在自选动作的创新上做文章,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确保全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如何让党课上的字句“跳”到党员干部心中?灌南县发改委瞄准了灌南作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为让党员干部更好体悟历史,灌南县发改委将党史教育从线上拓展到线下,注重“红色根脉”,突出“红色体悟”,吴书故居、汤曙红烈士陵园、上马台地下联络站遗址、灌南人民革命纪念馆,一处处红色地标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境课堂。“看了这么多红色地标,不仅让我们对党史、县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倍加感受到今天的幸福时光来之不易,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多使命感和前行动力。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把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灌南县发改委党委书记陈卫星感慨地说。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统一,突出锤炼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热度、有气度的“六度”发改人,灌南县发改委创新设立贯穿全年的“发改讲堂”,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增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浓厚学习氛围,大兴调研之风,提高县委县政府重要决策的参谋水平;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思考深度和政策水平,提高务实推动工作、务虚谋划发展的业务能力,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深落细落到实处。
“发改讲堂”原则上每周举办1期,通过邀请专家教授、委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要内容,结合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分享经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委领导着眼于宏观形势、项目谋划、产业升级等领域进行谋篇。年轻干部踊跃参与,从小处着手,提高“竞技”磨炼,从如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如何提高申报资金成功率等方面备好教案。
“党史不仅属于过去,更连接着当下和未来。”正在调研撰写《我县工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的灌南县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科负责人张建成介绍,“发改讲堂”将每个科室“逼”向服务发展的第一线,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发改重点工作中践行见效,为全县经济发展良好大局保驾护航。(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