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0日连云港讯 “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走来,走向新中国,走到了改革开放的这天,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复兴中华的道路,走出了一条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道路……”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板凳大课堂”正在灌南县百禄镇川新村一处农家小院里进行,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谈党史感悟,忆峥嵘岁月,气氛热烈。
百禄镇川新村的老党员张志银,今年已经72岁高龄,是有着41年党龄的老党员,每次村里的“小板凳大课堂”从不缺席。他给大家分享了自己亲历的川新村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以及自己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他动情地说:“感谢伟大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趁我现在眼睛还看得见,我要好好地看,好好地学,我们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幸福!”他的讲述虽平凡却深深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位党员群众。
灌南县百禄镇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员群众“零距离”接触,不断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在百禄村、南房村、川新村等24个村打造了“小板凳大课堂”,通过组织本土老村干部、老党员、道德模范、农技达人、“百姓名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等带头宣讲,积极搭建起干群身边的“小舞台”,通过“乡音”传递“党音”,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小板凳大课堂,学党史忆初心。这种讲课方式非常好,把村民和党员同志们聚集在一起,重温党的百年历史,增进了干群感情,也很受触动和启迪。”百禄镇川新村党支部书记吴小龙如是说。下一步,百禄镇将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在充分发挥“小板凳大课堂”作用的基础上,借助直播、短视频、表情包、微电影等载体,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朱科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