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5月13日,天刚蒙蒙亮,来自连云港全市各地的民警代表聚在了连云港市殡仪馆的告别厅里——他们在送战友最后一程,告别仪式结束时,这群平时“流血不流泪”的汉子不少都在偷偷地擦拭眼眶。5月8日,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过程中,连云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刘毅因心脏病突发,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6岁。
他是心里只有群众的警察
5月8日中午12时48分,连云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接到110指令:在G15沈海高速海州湾服务区东区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受损的陕西牌照大客车因设备故障无法前行,车上载满了组团旅游的外地旅客,他们多是行动不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
“快快快!”像往常一样,刘毅用最快的速度抱着反光锥筒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着——高速上的交通事故与城区乡镇道路的不同,来往车辆不仅数量多速度更快,拖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而此次事故更为特殊,被撞的大客车上为方便残疾人上下车的升降架撞坏了,且肇事车辆已经逃逸。“警察同志,咱们这腿脚出门一趟不容易,没想到中途会遇上这种事,您一定帮尽快处理呀!”一车人看到民警赶到现场后,齐刷刷地把焦急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们身上。怎么安置众多残疾游客?如何快速找到肇事车辆破案?对刘毅而言这都是急需解决的“大工程”。
外地车辆高速上出事故只能在当地等待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离开,此次事故的还是一车游客,打乱了出行时间就会打乱整个出游行程。当天时值正午,最高气温接近30℃,从事故车上下来,刘毅就觉得心跳加速眼前发黑。行走在回大队的路上,刘毅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但着急处理事故的责任感让他忽视了身体的不适,“妥了,有线索了,肇事车辆应该就是这辆SUV。”连续看了近3个小时监控后,嫌疑车辆终于出现在画面里,案件有了进展,刘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鉴于刘毅当天的身体状况,大队领导命令他赶紧到医院检查一下。而刘毅却直摇头地说:“没事,我的身体我知道,去医院检查又得一个大半天,案子没处理完我心搁不下,我回去拿点药就回来……”然而,刘毅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到岗位上。
“我们要抓紧时间,换位思考,如果是我出事故我也急。”这句话总被刘毅挂在嘴边。虽然平时做事总是慢条斯理,但在处理事故时,许多同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抱着反光锥筒狂奔在高速上的背影。
2014年一个深夜,一大队接到高速调度中心电话,称有一个12、3岁模样的小男孩从高速路口闯了进去,但是去向不明。“小孩子,不明白高速上的车速快有多危险,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事,我们抓紧分头去找,我逆行!你顺行!”,现任高速四大队副大队长的王胜回忆,当时他作为大队领导,还没来得及部署,刘毅已经主动向他请缨,承担了“逆流而上”的危险任务。深夜中,刘毅沿着高速和时间赛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把处于危险中的孩子安全带下了高速。“他说比我年纪大有经验,他去逆行,其实我知道,他那是主动把危险揽过来,把安全留给了我。”说到此处,王胜的眼眶湿了。
他是执法刚正不阿的警察
2010年,刘毅调到高速一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刘毅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厚老实,脸上总是带着笑。”多年搭档,马学明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刘毅的样子。“来这之前,我也是个老交警了。但是刘毅还是不厌其烦一趟趟陪我出警,熟悉辖区。正是凭着这份责任心,11年来刘毅经手案件达3000多起,但被当事人投诉的记录始终是“0”,领导和同事每次说起都啧啧称奇。
在亲朋好友的印象里,平日性子温和的刘毅一旦进入到处理事故的工作模式里,便会立马变得很“冷冰”,谁的面子都不给。高速路上发生事故,交警就是临时的法官。3000多次事故处理次次都让双方心服口服,刘毅靠的就是心里这杆公平秤。
2019年夏天,旅居法国的桂某回国探亲,在高速上出了一点小车祸,回连跟朋友聚餐期间,他无意间得知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恰巧是自己的小学同学刘毅,而且席间还有一名刘毅的亲戚。于是桂某借着酒劲,当着刘毅亲戚的面拨通了刘毅的电话。
本想着“发小+亲戚”齐发力,会换来一通热情的关照,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刘毅,当着满桌人的面回了他一盆冷水:“事故处理必须要公开公正透明啊,不能因为是同学或亲戚原因而让对方得到不公正处理!多年没见我也很想念你,改天我在给你接风洗尘的饭桌上好好‘照顾’你吧!”被婉拒的发小和亲戚有点灰头土脸,自嘲地摇摇头说:“刘毅还和以前一样耿直啊!”
作为一名资深的“临时法官”,这些年来与他共事过的同事,不管年轻、年长的,多多少少都领教过他的“紧箍咒”“碎碎念”:咱们事故处理民警一手托两家,要求必须心正、身正,处理问题公开透明……高速公路上出现交通事故的大多是外地人,我们代表着连云港公安形象,也代表着人民警察的形象,要设身处地为人家着想,快点解决问题,让车主带着好心情继续旅途……都是共产党员,执法要有依据,做人要有风骨,不能为点蝇头小利干那些玷污警徽的事……”
他是亏欠家人最多的警察
在家人心里,刘毅就是中国警察的代名词——总是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家人放在第二,而自己永远是最后一位。作为处理高速事故的交警,即使是休息也要24小时待命,夫妻30余年,胡旭文经常半夜被丈夫的电话吵醒。“我有时候会跟他抱怨,为什么不能多陪陪我?刘毅总说,既然当了警察就不能对我一个人负责。半夜电话打到他这来肯定不是小事故,高速上出了事,事故方家属比我更需要他。”
警察这个职业对刘毅而言是崇高的。在去年检查出心脏问题后,作为家人胡旭文曾希望丈夫可以换个轻松点的岗位。“他当时就和我说,警察哪有轻松的呢?”胡旭文说,丈夫在大队里是骨干,总是冲在工作的第一线。“他总考虑到队里其他人的不容易,从不考虑自己。”
谈起父亲的形象,刘畅将其形容为“中国式男人”——认真负责却不善言辞。由于工作忙,父亲像是家里沉默的影子,小时候父亲留给刘畅的印象只有早上早起煮好的一碗热粥和晚上睡梦朦胧中轻轻帮他盖被子的手。“我爸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但是他只要在家晚上睡前总会和我聊聊天。”面对儿子,刘毅总是习惯扛起所有的压力。直到收拾遗物时,刘畅才发现父亲在每一件警服的口袋里都装了速效救心丸。“爸爸从来没和我说过身体这么不舒服,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担心。”
“刘毅重诺,答应我的都会做到。”在胡旭文眼里,丈夫不是多浪漫的人,悄悄做好的家务,口渴时默默递来的热水……刘毅对家人的爱总在细微处。多年工作繁忙,刘毅鲜少休假,和家人的合照更是寥寥,每次出去旅游,胡旭文总是形单影只。刘毅总安慰妻子:“快了,快了,再坚持几年,等我退休了,我一定陪你出去旅游,好好放松一下,把这么多年欠你的都还上。”“他答应我的再也做不到了。”胡旭文再一次哽咽了。(通讯员 苏宫新 记者 戚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