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阳光正好,年近八旬的尹芬拿起家里提前买好的窗花,到窗前比划着贴窗花,“老话就是这么说的,腊月二十八这天就是要发面、贴窗花,这么多年,我们家的窗花几乎都是我贴的,红红的窗花,看着都高兴!”窗外的阳光透过镂空的红色窗花照在尹芬的脸上,让老人的脸上也浮现出喜庆的光芒。“要过年了,家里贴上窗花,把屋里屋外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家里人心里也高兴。贴窗花是我们的传统民俗,这种生活的仪式感也能让我们提升幸福感。”尹芬说。

“现在的窗花和以前都不一样喽!现在生活好了,窗花的样式也多了,买窗花的时候眼都要看花了,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了。”老人高兴地说。想起以前过年时的习俗,老人如数家珍,“以前还会贴年画,粉雕玉琢的大胖娃娃抱着条大鱼,这叫年年有余,咱们老百姓都爱这个好彩头,这种娃娃年画,我们老一辈的,以前过年的时候都喜欢贴。”
除了贴窗花,尹芬家还准备了红彤彤的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着春联,尹芬也打开了话匣子。“过年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记得以前,我们都是去书店里面买上几张大红纸,回家裁剪好了之后,大人小孩齐上阵,一起写春联。我家拆迁以前住的房子大门比较大,一张纸不够长,就裁好了粘在一起。一家人一起准备过年,家里特别热闹。”尹芬和女儿蔡岚岚都特别讲究传统习俗,尤其像春节这种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贴好春联之后,还要在大门两边挂上红灯笼,象征着一年红红火火。”
随后,尹芬和女儿蔡岚岚一起包包子,发得绵软的面,裹上厚实的馅儿,在蔡岚岚手上转上那么一圈,一个褶皱均匀、圆鼓鼓又好看的包子就完成了。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尹芬一会儿帮女儿擀包子皮儿,一会儿又去蒸包子,忙得不亦乐乎,春节的喜庆劲儿、团圆的喜悦让老人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 陈兵 孙妮娜 王华林)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