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新时代‘连云港精神’有很深感触。因为看不得那些脑瘫儿童受罪,我怀着‘崇德向善’的心,用十年时间,建起了这座叫作‘博爱’的康复中心;如果不是我‘坚韧奋斗’,我根本不可能支撑这么久。要知道,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却是很有价值的事。”连云区博爱儿童康复中心院长朱金霞刚刚获评“中国好人”称号,她如此理解新时代“连云港精神”与她人生经历的辩证关系。而近段时间以来,全市上下,全体市民都在这16个字的鼓舞下,重振了精神活力,他们纷纷表示,这就是一面精神旗帜,引领大家继续向前!
“我是一名90后,之前一直在外地上学,可能是恋家吧,毕业后就返回家乡工作、结婚了。但本质上讲,我之所以返乡,是因为我觉得连云港是一座好城市,好山好水好人,我热爱这里,有归属感。”家住水木华园小区的市民王蕊感慨道:自从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出炉后,我感觉这座城市更有了一股子精气神,大家都齐心协力,在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我手里康复的孩子,从最早的6个,到现在最多时的117个,康复效果达98%,家长的满意度达95%。”连云区博爱儿童康复中心院长朱金霞继续谈及自己的感受:“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这自然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才创出了今天一点一滴的成绩和效果。而为了回馈社会,今年疫情暴发期间,我们还专门与湖北黄石的同行一起,为孩子们进行线上康复指导,用行动温暖这些无辜的孩子。而现在,我更愿意继续在新时代‘连云港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孩子们付出,为孩子们奋斗,为孩子们创造一片幸福的天地。”
“文物为什么珍贵,就在于它的身上传承着一种历史精神;同样道理,一座城市要想有它的存在价值,最需要的就是一种精神的承继。”我市年逾七旬的文保老志愿者封其灿坦言:“新时代‘连云港精神’的公布,在这座城市的发展高地上,树立起了一面精神旗帜,让全市市民都能够在这面旗帜引领下,目标统一,齐心合力,共创未来。”
而作为一位历史研究者,封其灿更是结合着十六个字,谈及了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别看我年纪大了,我却仍喜欢跋山涉水去参与发现和保护文物。十多年来,我搜尽奇峰,收集了1000多处石刻资料,自费13万元出版了29万字的《连云港金石图鉴》,收获满满,也为港城的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觉得我正是践行了‘坚韧奋斗、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才会在老来再发挥余热。未来我仍是如此,坚韧不拔,努力奋斗!”(记者 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