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连云港讯 有着悠久历史的马陵古道,不但烙下两千多年前烽烟弥漫战场的记忆,也记载着这里农民刀耕火种的画卷。眼下,在古道苏鲁交界的东海县山左口乡茅河边上一座新改建扬程高达19.5米,6泵龙门翻水站重新昂起“龙头”,带动一条新修建的19公里的红石渠,由西北向东南,像巨龙横卧在古道上,为贫困老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美景“驾云腾飞”。
昨日,笔者在采访中获悉,这次龙门翻水站和红石渠更新改造工程上下各方共投入5千多万元,惠及东海县西部山左口、桃林、双店和洪庄四个乡镇20多万人,15万亩耕地。龙门翻水站、红石渠各投入2千万元,地方各项配套工程共投入1千多万元,均于去年底开工,在近日竣工,保证来年开春投入使用。龙门翻水站的6个流量,完全满足红石渠沿线15万亩农田排灌需求。由原5米宽的红石渠现在拓宽10到12米,能满足7个流量通过,不但能为沿线农田排灌,还能为沿线的前贤、后贤、黑埠、官庄、芦窝、黑龙潭、徐塘庄、陈栈、贺庄、昌梨等中、小型水库直接和间接补水,保证这些水库周围农田的灌溉。
东海县政协主席何东明深情地介绍说:“这次龙门翻水站能重新昂起“龙头”,红石渠能再掀起滚滚清流,那是地方政协委员的民意提案,被县委、县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工程,得到省政协主席黄莉新亲自指示的省政协扶贫项目,得以全面及时落实到位的民心结晶。在采访中,当地干部和老党员、老农民对何主席的介绍,给了满意的解答。
马陵古道,山峦叠嶂,红岩硬底,表层薄土,难存雨水。解放前夕,这里农民一直是人种天收,旱涝不保。解放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党和政府组织农民掀起兴修水利高潮,男女老少齐上阵,“铁姑娘”队,巾帼不让须眉。龙门翻水站在古战场”点将台“的马陵山脉上首次昂起“龙头”。因这里的石头是紫红色的故被人们称为“红石渠”,也首次横卧古道为农服务。从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期间,当地农民开始破天荒地栽水稻,亩产从旱作物的三四百斤上升到1千多斤,农民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后来由于长年失修,加上水源不足等原因,龙门翻水站电机“停摆”,红石渠干涸,周围农田旱无水浇灌,涝无法排出,又回到人种天收的年景。当地老党员鲁文廷反映说,他家今年的3亩玉米出苗遇旱没有水浇干死很多,剩下的苗又遇秋涝淹死了,一个籽也没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村里不止他一家出现。
解决农民的生产用水困难,是当地党和政府的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东海县境内马陵古道上的龙门翻水站和配套工程红石渠的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县政协委员反映民情的这份提案,在东海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时提上了议事的“桌面”,县委、县政府立即将这项工作列入全县“十三五”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项目,及时上报省政协办公室。东海革命老区是省政协的扶贫联系点,位于马陵古道境内的龙门翻水站和红石渠更新改造,又是老区范围内重要的扶贫项目。东海县委、县政府关于龙门翻水站和红石渠更新改造工程申请帮扶资金的报告,立马引起省政协主席黄莉新的高度重视,在报告上批示,请省财政厅帮助解决。
省政协黄莉新主席的批示,给更新改造龙门翻水站和红石渠工程吹响了冲锋号,也给老区农民发出了打一场向现代化农业进军翻身仗的动员令,激发了当地各级部门全力扶贫的热情。近日,在龙门翻水站负责扫尾平地的现场,一位工程人员介绍说,在龙门翻水站更新改造工程开工典礼上,东海县委书记高美峰提出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严把关,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保证这两项省市县各级关注的民心扶贫工程按时竣工,早日投入使用。龙门翻水站拆除重建施工难度大,但施工人员凭着智慧和汗水保证1680千瓦装机功率,扬程19.5米,每秒6立方流量机组、机泵、机房如期完工。长达19公里的红石渠扩建,共完成挖土30万立方,砼护坡3500立方,钢砼墙1.2万立方建设任务。
在采访中,受益最大的山左口乡党委副书记陶晋凯介绍,乡党委、政府把这两项省级扶贫工程,当着头等大事抓,扎实做好配套工作。据了解,在两项工程施工中,共完成沿线配套建筑物4座,拆除阻水节制闸2座、路涵6座,清障拆除铁皮屋、板房30间,清除各种树木3万多棵。在此同时,规划建设沿线受益村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南古寨村3900亩耕地,已开挖了总长6800米的8条引水沟;另外还组织老年护渠队,保护这两项民心工程正常运行。
深受浇灌无水、排涝无门,造成玉米绝收之害的鲁文廷老汉,站在新建的龙门翻水站出水口边,指向红石渠边自家的农田激动地说:“这下有水浇灌了,我家7亩地由旱作物改种水作物,亩产增收四、五百元,是稳拿的事了”。在一旁的鲍学明老汉跟上说:“我家四亩半地,要紧跟渠水‘脚步’走,改种经济作物,亩产增收将会翻一番”。南古寨村村长助理鲍景龙介绍,村里围绕龙门翻水站和红石渠的更新改造,对全村农田种植结构来一次大调整。旱作物向水作物调,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调,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调。南古寨村“四个调整”,代表两项工程受益村民的心声,要让更新改造的龙门翻水站和红石渠昂起的“龙头”,带动老区惠及受益的30万农田,画出现代农业的美丽画卷。(陈树军 何宜坦 马瑞 朱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