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5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李杰 高兵)接过安装调试好的手机,看着流畅的线上教学画面,常丽(化名)特别开心。3月4日,灌云县检察院检察长陈长春专程给常丽送去了智能手机,从现在起,她再也不用担心无法正常参加线上学习了。当天,像常丽一样收到灌云县检察院送去手机的“困境儿童”在灌云县共有12人。
今年读高二的常丽家住侍庄街道,是灌云县检察院长期关注的“困境儿童”之一,父亲几年前去世,母亲改嫁他乡,现在跟随已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生活,虽然家境困难,但常丽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2月18日,灌云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又一次对常丽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交谈中,常丽告诉检察官,现在学校都是通过QQ、钉钉等软件进行线上教学,她家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仅有的手机是爷爷奶奶的老年机,她只能隔三差五到邻居家借用手机登陆学习软件,学习断断续续,跟不上老师进度,这让她十分苦恼。
常丽的“苦恼”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目前,灌云县像常丽一样的“困境儿童”还有很多,这些群体是否都有能够满足学习所需的设备、学习是否正常、是否跟上教学进度。针对这些问题,灌云县检察院于当天通过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辖区内“困境儿童”的线上学习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发现部分“困境儿童”线上学习存在着无设备、无网络、软件不会使用等诸多问题。
对此,灌云县检察院一方面向县教育部门反馈“困境儿童”线上学习的现状,建议县教育部门对全县中小学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掌握不能正常进行线上学习的人数和原因;另一方面秉持“救急救困”的理念,为排查出的首批12名“困境儿童”紧急购置智能手机,开通流量包月业务,保证其正常进行“线上学习”。
为尽快让孩子们用上手机进行学习,避免因人员聚集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灌云县检察院联合电信部门开展上门服务。
“小常,这个手机以后就给你学习用了,我们已经帮你把钉钉软件都装好了,你看,直接点这个,然后……”检察官耐心地给常丽讲解手机使用方法,并叮嘱她要把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注意劳逸结合。
为12名“困境儿童”送去手机后,检察官还主动与他们的老师取得联系,建议对这些孩子进行针对性辅导,补上落下的课程。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教育、民政、团委、电信、移动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全县其他因无电子设备导致不能正常开展‘线上学习’的中小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疫情防控期间 ‘线上教育’一个不掉队。”检察长陈长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