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7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徐法现 宋彦伟 )挨户“敲门”地毯式排查,自编顺口溜宣传科学防范,全天候把关口“滴水不漏”……东海县双店镇41名网格员统一身着红马甲冲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责任和担当扮靓自己的角色,成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一抹红”。
颜士佃:“这个春节我没有轻松过”
2月4日,代相从武汉打工返乡的4名村民居家隔离已超过了14天,期间,他们都未出现过身体异常情况,按理说,对4人的跟踪家访等后续跟踪可以告一段落。可村网格员颜士佃的心里并没有松一口气,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为确保万无一失,对他们的监管还要继续。颜士佃说:“从春节到现在,把工作做到家,随时报告他们的身体情况,从来就没有怠慢过。”
为了准确摸清外出打工返乡村民,特别是从武汉返乡情况,为全村做好疫情防控提供详实资料,他发挥网格员的作用,第一时间实行网格化排查“敲门行动”,地毯式逐户摸底排查,一次家里没有人,就去第二次,甚至“三顾茅庐”。寒风中,用脚板“丈量”大街小巷,以准确无误的数字填写防控表格,实现了排查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一天一夜的时间走访了520户人家,摸排登记返乡村民730人。其中从武汉返乡村民4人。他深知对重点疫区返乡村民及时隔离事不宜迟、刻不容缓,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积极配合镇卫生院对4名武汉打工村民以及与他们亲密接触的家人全部实行了居家隔离观察。他尽心尽责把工作做到家,陪同村医务人员,一天两次测试体温,随时掌握他们身体变化动态信息,及时汇报,严格要求他们家人隔室隔居隔餐,嘱咐一定要保持家庭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不仅如此,他还针对村庄道路“全封闭”后村民无法出去办事和购置日常副食品和蔬菜的实际,乐当大伙义务“跑腿员”和“快递员”,为村里500多中小学生垫付打印《东海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体温检测卡》送至学校,给村民代购必要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和消毒液,与镇上的开元玛特沟通联络,统一采购生活急需,义务送货上门,让小网格,彰显大服务。
王相忠:“好言相劝心里装着的都是大伙”
“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村民不听话;不走亲不防友,不在外面到处走;该吃吃该喝喝,防范家里半个月;出门必须戴口罩,人多不去凑热闹……”这是竹墩村网格员王相忠为村民自编的防疫宣传“打油诗”。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都要利用村中的大喇叭或手持小喇叭走村串户宣传自编的顺口溜、疫情防控知识和法治常识,发放《东海政法报》。他说:“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能唤醒大伙在大灾大难来临不惊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理性应对,科学防范。”
作为村里的“大管家”,集网格员、会计于一身的党员王相忠不仅精通业务,疫情防控宣传做得也是“头头是道”,花样百出,尽量让大伙喜闻乐见。他发挥村级网格员熟悉网格、熟悉村情“一线哨兵”的优势,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配合防控工作组在村组公共场所、村头卡口等人员易聚集地开展宣传,引导群众勤洗手、戴口罩,不举办、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聚会、聚餐活动,不举办农村红白宴席、不走亲访友等,避免人员大规模聚集,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
李小圆:“做个尽心尽责的守门员”
2月6日上午,阴沉的天空,突然飘起雪花。三铺村网格员、共产党员李小圆和几名“守门员”依然站立在岗哨上,任凭雪花落到他黑黝黝的面颊上。
三铺村是双店镇的西大门,236省道从村前横穿而过,靠近山东郯城,车辆流量大,防控压力大。“越是难管控,越要认真对待,上对得起领导,下不辜负全村村民的厚望。”从大年初三第一天来到村头检测点开始,李小圆就暗暗下定决心。他找人帮忙拉来活动板房,拿来铺盖卷和方便面,吃住在村头。管控中他创新思维,以“疏”促“堵”,堵防并举,细化程序,“一挡二问三查四登记”一样不少,对于本村村民尽量劝阻不要轻易外出,积极配合村里的工作,对于外地的坚决不放一人一车,不讲情面,就连周边村庄的亲戚朋友来买煎饼、朝排的,好说歹说,都被一一拒之村外,用责任和铁面无私时刻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网格员一定确保在岗、在位、在战斗状态,疫情一天不消灭,我们就一天不脱岗,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李小圆铿锵有力的话语既是自己内心的表达,也是广大网格员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