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连云港赣榆区探索“三化”路径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出新出彩
2019-11-02 21: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2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龙步青)深秋时节,连云港赣榆区西部塔山镇“灯塔”志愿者刚刚帮助农户忙完秋收秋种,又和乡亲们一起清沟理墒除杂草,成为田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西部山区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东部沿海石桥镇的志愿者则进村入户把出海渔民的孩子们集中到一起,辅导功课、开展各种趣味活动,解除渔民们的后顾之忧,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这是该区探索“三化”路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赣榆之路”坚定而有力的生动缩影。

  赣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邵长亮介绍,作为全国、全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试点县区,赣榆始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努力探索赣榆模式,打造苏北样板,力争沿海示范。

  突出“个性化”,不搞“一刀切”,重抓三大特色板块服务群众

  赣榆资源禀赋差异大,该区沿海、平原、山区各占三分之一,根据不同地域特点,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项目和载体。沿海板块,针对渔民流动性强的实际,打造“村头、码头、船头”三个文明服务平台。在村头,建立文明实践体验室;在码头,成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海燕志愿者服务大队”;在船头,开展“五星级文明船舶、船员之家、党员示范船”评选活动,做到“渔民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平原板块,针对群众居住集中、产业相对集聚的特点,让文明行动活跃在“车间、坊间、田间”三大场所。在车间,推广“师+徒”亲情职工关系,打造“鲜在海头”“果香黑林”等16个电商产业园;在坊间,活跃着300名网格员和“乡理乡亲”理论宣讲志愿者,用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模式让新思想、新政策、新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田间,400名乡村振兴专干和农技专家与群众一起蹲地头、钻大棚、解难题,做到“把志愿服务送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山区板块,开展了“照顾好老年人、服务好中青年、教育好青少年”三好服务。成立“微心愿”“夕阳红”“一滴水”“邻里守望”等30个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中青年留守妇女免费开展电商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为留守儿童设立爱心驿站、“红榆伞”护学岗,开展“你的心愿,我来实现”等志愿服务。

  紧扣“精准化”,避免“一把抓”,创新实施“五访四单”工作新模式

  “简大姐,你和四个孩子的户口问题已经解决了,以后你有啥困难尽管说,我们会帮你解决困难的。”近日,区工商联干部驻厉庄镇河墩村民情助理、党建专员冯永贤兴冲冲地来到村民简桃云家,把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她。在走访中,冯永贤得知云南籍妇女简桃云20年“黑户”,给她家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后,多方协调,历时8个月,终于将她和孩子的户口全部办妥。手里捧着崭新的户口本,简桃云泪水盈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群众利益主体多元,诉求也多元广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需要亲帮亲、邻帮邻式的互助服务,更需要专业志愿者发挥特长开展精准有效的志愿服务。为此,该区创新实施“五访四单”工作模式。“五访”就是推行“五五工作法”。全区选拔463名党员干部,担任463个村的民情助理,负责村级文明实践,对贫困户、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外来租房户、社区矫正对象、工矿企业做到“五必访”,精准化收集群众需求,提高志愿服务靶向性。目前,已走访重点人群8807户,收集需求信息近万条,组织各类惠农技术培训216场次、送戏下乡20场次、法律咨询30场次,协调帮扶资金4371万元。“四单”就是实施文明实践所、站“点单”,服务队伍“领单”,区级中心“派单”,广大群众“评单”机制。群众可通过对网上公布的志愿服务“选单”、根据自身需要“填单”、求助身边志愿者“报单”等多种方式提出申请,志愿服务队伍根据需求精准服务。试点以来,共收集群众关心的问题22类2100多个,7000多名志愿者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文艺演出、健康义诊、圆梦“微心愿”等各类服务7000余场次,收到群众好评800余条。

  锚定“常态化”,杜绝“一阵风”,坚定“做深做实”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一项长期为民事业,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赣榆着力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服务队伍。发挥志愿服务“传帮带”作用,让志愿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服务者;以村党员干部为骨干,组织义务巡逻、爱心环保、关爱弱势群体等多支队伍;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以技能培训为载体,引导热心公益群众有效参与志愿服务。全区共组建632支镇村互助志愿服务队,在册志愿者7000余名,涌现出“知心姐姐”“爱心驿站”“心愿微帮”“爱心车队”等多支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培育百姓家门口的志愿项目。该区有效整合各类服务平台,发挥专业队伍优势,让志愿服务质态得到提升。城西镇把“老年大学”办到了村部,海头镇把“理论马扎”搬到了群众家门口,黑林镇把“红色故事”讲到了村口大树下。石桥镇桃花节、塔山镇民俗文化节、黑林镇蓝莓采摘节等15个镇级节庆活动有机融入理论宣传、政策讲解、志愿服务等内容,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志愿服务嘉许机制,实施志愿积分兑换礼遇制度,高标准升级建成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一中心六馆”(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徐福文化陈列馆、非遗馆、方志馆、书画展览馆)文明实践矩阵,成为全区志愿服务的中枢阵地。

标签:
责编:张良琴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