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3月30日连云港讯(记者 童金德 通讯员 何丽婷)昨天上午,连云港市公安局邀请包括中国江苏网在内的新华网、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连云港日报、连云港发布、连云港广播电视台等省、市级多家媒体记者走进灌云县公安局,开展采风活动,近距离感受基层公安队伍在工作作风、战斗素质、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新突破,传播公安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亲眼目睹“奔跑哥”侍东亮
昨日上午11点10分,灌云县实验小学门口,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列队准备出校门,“奔跑哥”侍东亮已提前来到校门口守候。孩子们刚走出校门口,看见护学的警察蜀黍侍东亮,就像小袋鼠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奔向侍东亮,搂着他的脖子,手脚并用地抱住侍东亮,那股亲切劲,甭提多热乎了。引得媒体朋友忍不住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可亲、可爱的场面。”

零距离走进图侦工作室
媒体朋友们在民警引领下,依次到伊山派出所廉政文化教育馆、党建室、陈列馆等功能区参观,民警介绍了各展厅、展馆的特色及相关内容。随后,媒体朋友们来到了民警孙佳图侦工作室,工作室内一组侦查员正在紧盯着屏幕,对一帧帧图像、一条条信息细致地甄别筛查,另一组侦查员已配合其他民警赴外侦查,收集更多的案件信息,助力案件侦破。这个由1名民警、6名辅警组成的图侦工作室,不仅善图侦,而且精研判,仅2018年,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37人,抓捕网上逃犯44人,侦破各类案件26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在略显紧张的工作氛围里,媒体朋友们感受到民警侦破案件的艰辛,每一条关键信息的来之不易。

现场感受巡特警防暴处突
“警察,别动,把刀放下,否则开枪了……无关人员请躲避。”一整套干净利落的现场防暴处突演练,让媒体朋友们震撼不已。整齐划一的步伐,漂亮敏捷的身手,灌云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队员们用娴熟的技战术征服了现场的媒体朋友们。灌云县公安局巡特警部门以“武装巡逻、动中备勤,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为要求,屯警路面,坚持“动中备勤”,确保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形成了专业处突力量为尖刀、重装处突力量为主力、合成保障力量为策应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该局巡特警以车站、商业区、学校等区域为巡逻重点部位,向周边辐射,巡防力量覆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结合区域发案情况,采取武装巡逻车定点静态巡逻和车、步巡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增加巡逻的密度和频率,震慑现行违法犯罪,挤压犯罪空间,形成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

驻足远望女交警的飒爽英姿
随行车辆刚行至伊山镇胜利路十字路口,一名女交警搀扶残疾老人过马路的场景,瞬间吸引了媒体朋友们的眼球,他们随手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我们女子中队于2018年1月正式上岗,成立之初只有2名女警、24名女辅警,现在已增加到52人,我们负责灌云县城区所有灯控路口的交通秩序,设有10个路口的固定岗、3个护学岗及2个交通违法行为机动查处组。”女子中队负责人宋敏向记者娓娓道来。据当地群众介绍: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路上都会看到女警笔直的倩影,她们以严整的警容、标准的手势,热情的服务,成为城区市容市貌的新亮点。她们用柔性的执法方式,刚性的纪律要求,韧性的工作态度,树立了人民警察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有力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慨叹公安机关的“智慧大脑”
走进灌云县公安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开门一瞬间,“数读往日,情指明天”八个大字便展现在记者的眼前。合成化运行模式,配有近百平米的高清指挥调度大屏,功能区科学划分为合成指挥、交通指挥、情报支撑、专业研判、图像侦查、警务监督、全要素网格管理、法院联动执行、社会联动、技术保障十大区域。演示中,民警轻点鼠标即可查找目标信息,立等可现的筛查数据,可视化实时查看执勤警力、警车、装备情况,资源的高度融合应用,无不让参观的媒体朋友们啧啧赞叹,慨叹这才是公安机关的“智慧大脑”。据了解,2018年,该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研判推送有价值线索2000余条,协助抓获逃犯46人,研判嫌疑人员372人,协助查找救助走失人员49人,大数据条件下实战指挥作用愈发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