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连云港市赣榆区:全面提速的春运
2019-02-12 22: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12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张译)连云港赣榆站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开启售票,那天起,青盐铁路正式通车,一举改写赣榆不通火车的历史。如今,开通仅1个多月的赣榆站迎来首个“春运大考”。

  今年春运,是赣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铁春运,旅客感受着“新春的气息”:候车厅里,悬挂的大红“福”字彰显着春节的喜庆。旅客们拎着大包小包,脸上难掩回家的兴奋之情。

  走进赣榆站,在自动售票机前,人们在不慌不忙的利用网络订票、取票,问及一位学生模样旅客说:“现在都是手机上购票,过来机器刷身份证再刷学生证直接取票,方便多了。以前在外地上学都只能坐到连云港站然后再坐车回家,现在好了,家门口取票、家门口上车,主要还是高铁,速度杠杠的,学生票还打折呢!”杨硕还告诉笔者,现如今都是和谐号,比以前回家坐的绿皮火车快多了,之前从北京回家要睡上一整夜才能到家,现在坐上家门口的新高铁,五个多小时就到家了,主要这条线票多好买,国家在发展,家乡在变化,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想想自己也是毕业两年的老学长,还挺羡慕他们。家乡的学子正在感受着发展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毕业生,坐着家乡的高铁,踏上返乡的旅程,为家乡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以前坐客车,坐得都怕。有了高铁,回家再也不受罪了。”在进站检票口,来自厉庄镇的务工人员李鹏早早地加入了春运返乡大军的队伍。李鹏是在衡水工作的一名建筑工人,三十岁的他,脸上写满了沧桑,此前每年对春运回家是既期盼又痛苦。在火车站开通前,从衡水到家有两个办法:要不坐客车,要不就是转两次飞机。“今年回家,只坐了四个多小时的高铁就到家门口了,真的得劲!”

  以往春运,火车票不好买、飞机票买不起、客车慢又累常常困扰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回家团圆梦。高铁的开通,既是沿海地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也成为了像李鹏这样在外打拼的人们回家过年的新选择。

  来到出站口,从青岛开往盐城的动车上下来的人群中,一位只拿了一个手提包的大叔吸引了笔者。“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远近都有。”交谈中了解到,这位大叔是青口镇人,叫张文成,常年处于出差状态,在高铁开通前,他最多的方式莫过于飞机了,大多是白塔埠机场和日照机场两个机场来回跑,代价高不说,主要是不方便。“现在好了,家门口有高铁,听说用不了多久,去徐州和上海的高铁也要通车了。真的为家乡的快速发展点赞!”张文成边说边朝着赣榆站竖起了大拇指。

  高铁,已经走入了赣榆寻常百姓家,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一方面,运行时间的压缩,提高了人们出行质量,进而缩小了对目的地的距离感知,延长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客流量的大幅增长,将助力旅游消费人群、旅游产品、旅游形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增长。应该说,高铁缩短的不仅是城市间的距离,它还改变着城市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整合。今年的赣榆春运,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全面提速的新时代。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